第十一期 | 悦读无假期——二等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211

《狂人日记》之感悟

                                             ——黄瑶妃

为何会选这篇作品是有一定原因的,近期的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不仅让我泪流满面,也让我受益匪浅。剧中有讲到鲁迅写《狂人日记》的背景,他见证了“沾人血馒头”的场景,也见过老乡变疯的过程,就此写下了这篇作品。

鲁迅作为旧时代觉醒的人物,是幸运的也是不易的。为何这样讲?鲁迅生活在旧社会,一个受封建思想笼罩的旧社会,他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时候可能不懂旧社会的“吃人”,所以也有可能成了其中一员,但渐渐地,他觉醒了,通过写文章告诉那些还没觉醒的人,想要唤醒他们,所以他的觉醒让他不再陷入封建思想中,所以他是幸运的,但唤醒他人的道路是坎坷的,看着百姓们深陷封建思想,不知何时会被唤醒,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处于未知的状态,所以他提前感受觉醒的痛苦也是不易的。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在文章中的文字也极其简单,让人一读便解其意。期初读这篇文章,还不懂鲁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因为那时还不知道写作背景,但现在,我在从文字里看出了真谛。

文章在开始的段落中交代了日记由来,也表明了主人公已经恢复正常,但这简单的描述却包含着更深的含义,是文章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尾。

文中所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疯子”,开始所交代的现象是觉醒的象征,但还没有找出原因,只有疑惑,他不懂赵贵翁为什么这样对他,更加不懂小孩为什么也这样对他。一句“他们娘老子教的”就呈现了孩子们深受封建礼教毒害。开始的觉醒是迷茫的,是受世人唾弃的,内心也细想过“难道就没有人和我一样觉醒吗”?就着这样的思路,就这样去寻找答案。

即使答案在意料之中却也无可奈何。百姓们大多数都深受封建礼教迫害过,麻木的他们对这些现象已经是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了。当主人公从“仁义道德”中看出“吃人”时,是觉醒时刻,他看清了周围“吃人”的现象,他从封建思想中觉醒,在我们所遵守的道德思想后面,却是封建迷信所带来的悲哀。后来他意识到大哥也是“吃人”的一员,他便成了“吃人的人的兄弟”,到最后发现自己也成了“吃人的人”。文章以“救救孩子”结束了文章是最后的呐喊,但却与开头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使得讽刺效果更加显著。

开头的“恢复”表明主人公已经恢复之前的状态,他为了使自己不被世人看做是“异类”,他回到封建礼教中,不愿觉醒。

整片文章都能看见鲁迅对世人的唤醒,他呐喊,他想要唤醒这沉睡在封建思想的人们,这就好比“众人皆醉我独醒”。这震撼人心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无止境的,鲁迅的笔杆子让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文字也在不断唤醒着我,使得我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狂人是你也是我,道路虽坎坷,但觉醒之人只会越来越多。

 


正视风筝的痛苦

                            ——侯燕

幼儿时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受到的磨难是不应该的,甚至不知道那是一种残忍。

我第一次了解对兄弟姐妹关系的了解,不是朋友,而是通过鲁迅笔下的《风筝》。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缘故,我总是认为拥有兄弟或者姊妹是一种奇妙的纽带关系,你和自己的亲人年纪相仿,因为一样的家庭环境变得亲密无间。而当我看到《风筝》中的“我”时,作为年轻的读者我意识到自己认为的兄弟姐妹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影。这种残忍地关系让我不再期待。但再让我想起《风筝》时,我竟然成为了亲手夺走风筝的人。

表弟比我小十二岁,很爱对着我笑。虽然他性格很亲和,但在语言学习上总是慢人一步。我大二假期时为他辅导英语语法时便深有体会,而更让我疑惑的是他漫长的作业时间,一份英语练习三个小时起步。有一次我看准时机推门逮他,发现他正在慌忙地把涂画到一半的游戏棋子往桌底下埋。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走过去把游戏棋抢夺走,不顾他的请求而装进了垃圾桶。那时候的我心里竟是自以为找到他学习拖拉问题的痛快。

而后来我回到学校,他不再在姨妈打电话时凑过来和我笑闹,也不再和我介绍那些生动的游戏规则。后来的后来,从姨妈口中得知,他已经不再为游戏棋子上色了,那个被扔掉的棋子耗费了他几个日夜的心血,一起扔掉的好像还有他的信心。那久违的却熟悉话突然在我脑中回荡: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风筝》

我不知道表弟是否以后也会忘记这件事情,可是我没办法忘记自己的极端,即使我看了许多教育的理论,了解无数教学的案例。我在课堂上讲着天性活泼,因材施教。而我还是选择了“一刀切”的手段。我意识到,如今的家长们,是否还和《风筝》的“我”一般,是《风筝》中高高在上的心态:“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儿童总是天然的信任身边的大人,即使自己内心有过朦胧地反抗最终还是会认为家长的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至少是不可反抗的。《风筝》的“我”扮演着年轻家长的角色。而现实的我在面对比自己力量和能力都弱小的弟弟时,还是重蹈覆辙。未来的教育中,摆脱这种怪象,让孩子从风筝的痛苦中离开,解放儿童的天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读《孔乙己》有感

                                                ——林春晓

    孔乙己是何人?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笑戏谑中艰难渡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19世纪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封建文化仍旧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的状态。而孔乙己作为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使得他变得迂腐与麻木不仁。他有着封建教育制度影响下的书生特有的清高本质,不愿意为了生计放下他自命清高的性子。哪怕他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劳动赚取钱财,只能端着读书人的架子越过越穷。

    反观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选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工作岗位更是越来越紧缺,有许多当代本科生,因为本科大学生这个身份,性子里有点自命清高、好高骛远,不愿意做薪资较低的工作,认为只有工资达到一定标准才符合他们作为大学生的气质。由此观之,可怕的不是我们所面对的外在环境,而是我们是否会被环境所影响。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还具有双面性的,他虽然迂腐和麻木,但也有人性的闪光点,那就是善良。孔乙己善良的一面体现在他教小孩子认字和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的两个细节上。孩子们围住他,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虽然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一个穷愁潦倒之人来说,却是何其珍贵,可他却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为止。反观那些长衫客,愿意这样做的人却为数不多,甚至对孩子还会爱搭不理。由此观之,我们每个人都是方方面面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以为缺点而断定这个人一定不好,而是要深入了解才可以下定论。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更是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以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但也正是如此,他那善良的一面才显得尤为可贵与熠熠生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野草》有感

                                                               ——梁海瑶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在旧社会封建统治下,国人对于外敌的疯狂侵略以及掠夺的麻木不仁令鲁迅先生毅然选择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人的意识,用文字引领新思想,解放国人被封建礼教禁锢的思想。《野草》收录了鲁迅先生写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二十三篇散文诗集,用较于隐晦的语言向人们全方位展示了当时的中国。

鲁迅先生在题辞中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从中我们足以看出这本书的基本基调是热血沸腾的,也是极其压抑的。《野草》中,一篇名叫希望的散文令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他为祖国的发展深感担忧,忧思极深。鲁迅先生经历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在这种种事件当中他只感觉到了失望,认为祖国的发展前途一片灰蒙蒙的,了无希望。他也提到一名匈牙利的爱国诗人,为了祖国死在了刀枪下,这无疑是一件悲壮的事情,所幸他所写下的诗句千古流传,他的诗并没有像他本人一样死在刀枪下。也正是这样,更加坚定了鲁迅先生提起笔,继续书写的决心。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倘若感慨青春的流逝,不如继续投身拯救祖国的伟大事业上来,青年们很安全,而鲁迅先生也认为眼前的黑暗并不算是真正的黑暗,他就是这样在不断地与自我纠缠和博弈中,为祖国的前途奉献自己的力量。正如《觉醒年代》中诸多先辈们一样,我们固然知道他们很伟大,但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依然无法想象他们在炮火战乱中始终致力于祖国美好发展的未来事业,不惧牺牲,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的那样伟大。

草,本就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好比当时封建社会下思想进步的人们奋斗起来的样子,他们做着一桩又一桩有利于祖国的伟大事业,即使受到黑暗封建势力的强烈打压和思想受缚的人们的谩骂和不解,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就像野草一样顽强地活着。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每一滴血和汗,在革命成功之时,方能大声地欢笑和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