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活力荔湾”文旅地标“打CALL”课堂实践活动

发布者:管理学院-何诗莹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14


为响应即将在广州举办的全运会氛围,为荔湾文旅地标“打CALL”,邀请大家“看全运,游荔湾”,并深入贯彻将《文旅项目策划与运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25925日,我校24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谢婕老师、钟皓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走进荔湾,开展以“激情全运·活力荔湾”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课程实践活动。同学们以两人为一组,在荔湾区陈家祠、荔枝湾、永庆坊、上下九、粤海关博物馆、沙面、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多个地标性景点,以镜头语言记录岭南文化风貌与现代城市气息,探索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多元场景。

同学们在沙面景点进行调研

荔湾区作为广州最具岭南文化底蕴的城区之一,历史与现代交融,既有百年建筑的沉淀,也有当下城市更新的活力。此次拍摄实践选择的取景点涵盖永庆坊、沙面、白鹅潭艺术中心、上下九、荔枝湾、陈家祠及粤海关博物馆,每一处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故事与功能价值。

在永庆坊,岭南传统骑楼与创意文化空间交织,历史建筑经过活化改造,成为年轻人休闲、购物和体验非遗的重要场所,体现出典型的“主客共享”特征;沙面作为广州开埠时期的西式建筑群落,欧陆风情与珠江风光相映成趣,既是市民日常散步休憩的公共空间,也是游客了解近代广州的重要窗口。白鹅潭艺术中心则是广州近年来文化新地标,集展览、艺术交流与市民休闲于一体,体现了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同学们在粤海关博物馆进行调研

上下九步行街承载着广州商业传统与岭南饮食文化,琳琅满目的老字号让游客尽享“食购娱”的乐趣,同时也是本地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择。荔枝湾则以岭南水乡风貌闻名,船游河涌、街坊生活场景与游客体验紧密交织,展现了“文旅融合”的鲜明特色。陈家祠作为典型的清代岭南宗祠建筑,雕刻、灰塑、陶艺等工艺集大成,见证了广州传统建筑艺术的辉煌。粤海关博物馆则通过文物与展览讲述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开放与交流历史,是理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轨迹的重要场所。

在拍摄过程中,同学们从“食、住、行、游、购、娱”的视角切入,通过镜头记录景点的文化内涵与现实功能。通过本次的课外实践,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旅游六大要素在实际景区中的呈现方式,也让他们直观体会到“主客共享”的旅游空间特点:这些景点既是城市居民生活的日常场域,也是外来游客体验岭南文化的窗口。在全运会的契机下,荔湾区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城市活力交相辉映,正以全新的形象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师生合影

通过“拍摄即课堂,实景即教材”的方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空间结合,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也为荔湾旅游的传播与推广贡献了青春创意与学科力量。(供稿人:谢婕、钟皓、邓雅心、陈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