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管理学院于G304召开双语培育教学专题研讨会,4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会。会议由工商管理系主任冯炫淇老师主讲,围绕“双语培育课的内涵、授课技巧及听课标准”三大核心议题展开,结合前期实践经验,为青年教师提供系统指导,助力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双语课程占比要求,推动学院双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会上,冯炫淇老师首先明确了双语培育课的核心定义。在尊重教学实际的前提下,既要培养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课程汉英授课比例为7:3,全部教学资料均需以双语呈现。冯老师指出,双语培育课并非削弱课程专业性或降低学习效果,而是通过科学设计实现双语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有机结合。
在“如何讲好双语培育课”环节,冯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语言分工,明确中英文的功能定位。中文作为课程的“骨骼与血液”,承担框架搭建、案例讲解和深度阐释任务;英文则聚焦核心术语、国际文化及课堂活动指令。二是语言融合,强调双语互为补充而非机械翻译。三是语言祛魅,引导学生将英语作为学习工具,鼓励多用多练。四是作业分层,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同时提供中文作业和英文进阶选项。
关于听课标准,冯老师介绍了新版听课表的设计思路。新标准突出“双语教学意识”与“双语融合程度”,淡化对英语占比和语言规范性的严苛要求;在评价方式上,更注重课堂观察而非单纯记录授课内容,并新增“双语亮点记录”和“针对性指导”板块,更贴合实际教学需要。
最后,冯老师对后续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教师需尽快准备双语培育教学资料;二是在10月、11月各安排一次双语培育课公开课;三是在学期内开展不定时听课,并将听课结果纳入课程考核。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为学院推进双语培育教学提供了清晰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筹备课程资料,努力将双语培育教学从“任务要求”转化为“教学实效”,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供稿人:李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