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学院夏竹队赴茶新村及花灯博物馆深掘红色历史,赓续非遗文脉

发布者:文传学院-李明杰发布时间:2025-07-20浏览次数:21

   本网讯 715日至1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夏竹队深入河源市探寻红色文化、宣传非遗文物。夏竹队步履不停,走访革命旧址重温红色历史,探寻花灯文物了解非遗传承。队员们以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新样态为重要纽带,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蓬勃新活力。

夏竹队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方朝霞 摄)

  715日上午,夏竹队抵达茶新村茶壶耳屋开展调研走访,并就建筑特色、革命历史、非遗文化等内容,对油溪镇文化站负责人黄乐南主任进行了专访。

  黄乐南主任向队员们系统讲述了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龙和队的抗战历史与路线,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与民俗传统。他指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宣传工作,不仅免费开展青少年儿童非遗花灯制作活动,而且通过将文化保护与红色革命故事宣传相融合,赓续红色文化与非遗文脉。

(夏竹队采访黄乐南主任  方朝霞 摄)

  黄主任表示,政府未来将持续推进茶壶耳屋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希望这段红色历史能引导年轻人铭记历史脉络,传承先辈精神,勇于担当奉献,成长为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


(茶壶耳屋图片 郭家欣 摄)

  716日,夏竹队的队员们走进忠信花灯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忠信花灯是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的传统民俗艺术,品种繁多、风格各异,每一种花灯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不仅是值得珍视传承的非遗工艺,更彰显客家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

(忠信镇花灯博物馆内展览花灯习俗 邱钺 摄)

(忠信镇花灯博物馆内展览历届花灯节 邱钺 摄)

(忠信镇花灯博物馆内展览花灯模板 邱钺 摄)

(忠信镇花灯博物馆内展览品 方朝霞 摄)

  当镜头聚焦非遗忠信花灯,传承的温度、匠心的厚度,都被装进画面,送进新时代的眼眸。岁月的光影流转不息,忠信花灯的技艺代代相传。

(队员在博物馆前合照 张慈俭 摄)

  通过深挖茶壶耳屋的红色底蕴、探寻忠信花灯的非遗魅力,以实地调研与文化传播为桥梁,让红色历史的精神力量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温度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对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生动梳理与活化呈现,更彰显了青年力量在连接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为。



(文/邱钺)

(摄/邱钺 郭家欣 方朝霞 张慈俭)

(编辑:林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