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圆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
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赴美国、埃及、中国香港等地参与境外学术交流。博士在读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埃及进行田野调查、交流访学。在《光明日报》《教育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报纸、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综合改革司项目各1项,撰写政策咨询报告2篇,获相关部委采纳批示。研究问题主要聚焦网络使用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等。
学位与授予单位
博士: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西南大学
学术兴趣
国际与比较教育(中东方向)、网络使用与儿童青少年发展、英语教学法
主要研究论文
1.郑圆皓, 李盛兵. 教育合作助力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N]. 光明日报(国际教科), 2024-07-11:14. (“三报一刊”,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新浪财经等媒体,曜说中外合作办学、智库中国等微信公众平台全文转载)
2.李盛兵, 郑圆皓, 摆克成. 对外教育援助何以助力国家品牌建构?—以日本对埃及教育援助为例(被《教育科学》接收)
3.郑圆皓,李金. 中国与阿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方法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6-69.(北大核心,CSSCI)
4.郑圆皓,张卫,李盛兵. 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校适应: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04):47-52+58.
5.喻承甫,王华华,郑圆皓,等.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代际传递:心理需求满足与心理资本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61-69+206.(北大核心,CSSCI)
6.魏昶,喻承甫,洪小祝,郑圆皓等. 留守儿童感恩、焦虑抑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03):290-292. (北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