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南国秋日的暖阳下,第二十九届校运会以蓬勃之姿拉开帷幕。两天的赛程中,1636名运动员在田径竞技与趣味项目中挥洒汗水,诠释速度与力量、个人突破与团队荣耀的交织。随着赛事圆满落幕,团体冠军归属揭晓,多项新纪录诞生,展现了南国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赛场内外的人物故事,聚焦校运会的精彩瞬间与丰硕成果,以真实的采访声音立体呈现冠军选手、破纪录健儿、文化传承者、志愿者及国际师生的多元视角。通过他们的真情讲述,我们既看到赛果背后的拼搏与汗水,也看到挑战自我、团结一心、传承文化、无私奉献的体育精神在南国校园璀璨绽放。
团结协作铸就接力荣光
“我始终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奔跑的意义藏在每一步的执着里。”连续两年征战校运会女子1500米赛道,西方语言学院23级西班牙语专业的刘宇果,带着热爱再度站上赛场。曾因过往成绩陷入自我怀疑的她,在训练汗水与配速进步中重拾信心。决赛中她全力冲刺,最终以破纪录的成绩夺冠。冲过终点时,体力透支的她几乎晕倒,却在与朋友相拥时眼中泛起泪光。“这份突破离不开每一次坚持。”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成绩,更在于跨越怀疑、咬牙前行的勇气。

刘宇果(卢靖彤 摄)
在校运会10×400米混合接力决赛中,管理学院的潘英豪作为最后一棒,助力团队斩获佳绩。潘英豪认为,该项目对队员间的衔接配合要求更高,是培养团队协作的绝佳契机。当被问及对自身与团队的表现评价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完美这个词。冲过终点线的刹那,他最强烈的念头便是向队友们呐喊:我们赢了!

潘英豪(林可 摄)

潘英豪(黄文鹏 摄)
“Well, I'm having a really good time!”来自大学英语教学部的美国外教Lucien参加了4×100米混合接力和定点投篮等项目。他激动地说,许多学生都抢着和他拍照并送上鼓励,这次校运会让他仿佛回到了高中时光。Lucien表示,“参加体育项目就是与自己对抗的过程,不要害怕失败,try again就好”。同样来自大学英语教学部的美籍外教Ryan虽在定点投篮中未发挥最佳,却为队友的出色表现由衷欣喜。他分享道,专注过程而非结果能有效缓解紧张,这一心得同样适用于生活与工作。明年我会再来,投进每一个球!Ryan笑着比出胜利手势,期待来年再创佳绩。

Ryan(关心怡 摄)

Lucien(李锦琇 摄)
“接过接力棒,就是传递信任与责任!”校运会30×60米男女混合迎面接力决赛中,管理学院曾玉清与队友们并肩作战。作为中间棒选手,她迎着队友期盼的目光奋力冲刺,顺利交棒。这场接力赛让她深刻体会到,体育竞技是心往一处想的集体荣光,团队用拼搏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

曾玉清(许水玲 摄)
最后半圈,一道身影如离弦之箭冲出,稳稳斩获女子3000米冠军!她正是教育学院2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陈敬缘——此前已将女子800米金牌收入囊中。“从没试过3000米,就想跳出舒适区看看自己能跑多远。”决赛中她专注赛道,在最后时刻实现反超。“其实我一直挑战的都是自己。”这位双料冠军将挑战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在突破中绽放光彩。


陈敬缘(熊林 摄)
“只要我在南国一天,就会一直报名运动会!”刚夺得男子200米冠军的2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陈紫翔坚定地说。这份从容源于每日高强度训练的积累,从起跑爆发到途中节奏,每个细节都凝聚着汗水与教练的悉心指导。“每个人都该有一颗竞技的心。”在他看来,体育不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意志与热爱的坚守。


陈紫翔(田思彤 摄)
文化传承彰显多元风采
“6岁执狮头,热爱从未褪色!”文化与传播学院23级汉语言专业蔡汝扬在校运会双线闪耀。自幼习舞狮的他,此次肩负起开幕式舞狮指导重任,带领零基础学弟学妹反复打磨动作。当狮头昂扬跃起点燃全场时,他已换上裁判马甲,以严谨态度保障赛事有序推进。“传承文化和坚守职责,都值得全力以赴。”

蔡汝扬(章洋 摄)

蔡汝扬(李锦琇 摄)
“护卫国旗,是我坚定的信仰。”尚行先锋营队长、文化与传播学院24级汉语言文学5班冯昊旸如是说。国旗队的严苛训练要求每一步都必须标准定格,这份神圣感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深植于心。身为队长,他不仅严于律己,更带领队伍向着同一标准迈进。守护国旗于他而言,既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冯昊旸(宁春如 摄)
志愿服务守护赛事温度
计算机学院25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彭译作为志愿者,负责为运动员发放号码牌并协助检录。“赛场不仅是运动员的舞台,也是志愿者共同的赛场。”她笑着说。工作中虽曾遇到号码牌混淆的小插曲,但她迅速调整更换,保障了赛事顺畅。这次经历让她既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也从失误中积累了经验,为今后更细致的服务打下基础。


彭译(张嘉浠 摄)
在10×400米接力赛的背后,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郑锦霞作为志愿者默默奉献。“工作核心在于'精准衔接'。”她回忆赛前有队伍险些错过比赛,通过及时应对保障了赛事公平。“这让我变得更细心有条理。”正是志愿者的细致守护,让赛事有条不紊地进行。

郑锦霞(黄丽璇 摄)
教工参与凝聚团队力量
教工趣味跳绳赛场绳起绳落,洋溢着欢声笑语。经济学院方春锋老师评价道:人生不只有事业,也需兼顾生活。这项活动既点燃了生活热忱,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他透露团队未经过专门彩排,全凭日常教务工作中积累的默契完成配合。方老师强调,最大的收获是彼此信任度与默契度的提升,相信这类活动将对日后工作产生积极助力。


方春锋老师(辛国航 摄)
“步调一致才能行稳致远!”刚冲过无敌风火轮终点线,计算机学院欧阳婷婷老师难掩兴奋。这支由8名教职工组成的“新军”首次参赛,用默契配合在赛道上画出灵动风景。她笑着回忆排练时“风火轮”总在原地打转的窘境,通过反复磨合、喊着节拍练步伐,生疏终被协作取代。决赛中队员们目光如炬,伴着整齐的口号,让彩色“风火轮”稳步前行,用行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体育精神。

欧阳婷婷老师(许水玲 摄)

“风火轮”项目(许水玲 摄)
不畏挑战诠释体育真谛
“赛前克服伤痛、赛中拼尽全力,这已经很棒了。”教育学院23级小学教育专业的魏润翠虽与女子3000米冠军失之交臂,却笑容明朗。她坦言在超越对手时,看到每个人全力以赴的模样深受感动,“其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都努力迈出了自己的那一步。”带着腰伤站上赛道的她,最终坚持跑完全程。“所以又怎么会后悔呢?”她笑着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魏润翠(熊林 摄)
发令枪响,女子200米预赛瞬间风起云涌。25级经济学院涂东秀首次踏上校运赛道,赛前坦言“担心落后”,目光却始终坚定。明知晋级希望渺茫,她仍全力摆臂冲刺,任风声掠过耳畔。冲线后虽未入围决赛,她脸上却绽放释然笑容:“比起晋级,拼尽全力才是最好的收获!”这份专注过程的体育精神,让这位新生在赛场上熠熠生辉。

涂东秀(何潞瑶 摄)
青春激扬续写赛场新篇
“永远不要低估实力与野心,向前看,静待花开。”管理学院2025级梁洁婷始终秉持这一信念。初中与铅球结缘后,她历经瓶颈却从未放弃。校运会决赛中,最后一投划出完美弧线,掌声如潮中她勇夺桂冠。“尽力而为,努力过就不后悔。”她从容地说道。

梁洁婷(张嘉浠 摄)

梁洁婷(卢靖彤 摄)
“在我的意料之中。”管理学院25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卢骏杰自信地说道。这位大一新生在校运会首日斩获男子5000米亚军,实则已是长跑领域的“老将”——曾参与多项马拉松赛事。他坦言成绩离不开科学训练与长期坚持,并特别感谢队友的鼓励。明年,他计划继续征战5000米,与同伴们用热爱书写成长故事。

卢骏杰(黄馨慧 摄)
“十几秒的赛道,凝聚着数年的坚持。”英语语言文化学院23级刘一诺在短跑赛道上斩获亚军,实现了自我突破。作为校田径队成员,她每日坚持训练,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与优秀选手同场竞技夺得亚军,真的很荣幸。”她坦言心态的紧张是未来需改进之处。自幼热爱运动的她,在体育中学会直面挑战,这份坚持已成为成长的重要养分。


刘一诺(章洋 摄)
“不负热爱,不负同行”是计算机学院24级黄梓轩的信念。每日坚持训练的他,曾因自测成绩不理想而信心受挫,却在看见队友拼搏的身影后重燃斗志。赛场上,队友奔跑的背影与场边的呐喊让他意识到这不仅是为学院争光,更是为青春镌刻荣誉。最终他咬牙冲过终点夺得亚军,真切体会到奇迹源于不放弃与共前行的力量。

黄梓轩(关心怡 摄)
“再快一点,再往前一点”的信念推动着教育学院24级的叶海媚不断向前。发令枪响,她如离弦之箭奔赴赛场,前30米全力迸发,中间50米稳守节奏,最后20米靠“不能停”的执念冲破疲惫。即便被对手打乱节奏,她仍通过深呼吸调整步调,以海燕般的姿态完成冲刺。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女生的力量藏在不服输的韧劲里,如星辰璀璨,似江河奔涌。

叶海媚(李锦琇 摄)
在“珠行万里”游戏赛场边,教育学院赵芸老师刚结束比赛,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意。她表示这项活动让老师们暂时卸下了工作压力,既享受了运动乐趣,又增进了团队情谊。无论输赢,大家都格外开心,尽兴就好。谈及参赛初衷,她笑道:就是想和大家热热闹闹玩一场。作为师长,她更希望让学生看到老师活力的一面,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学习之余,享受运动的快乐。

赵芸老师(刘子睿 摄)

“珠行万里”游戏(刘子睿 摄)
文化与传播学院24级的盘筱瑜和黄韵芊表示,从彩排到正式比赛,团队的默契与日俱增。备赛时队友们不仅会给我们试错的空间,还会主动分析失误、调整策略。火热的赛场氛围虽带来紧张,但想到是为学院争光,想到团队的信任,就有了动力。她们建议未来参与趣味跳绳的同学提前统一节奏、合理分工,并保持良好心态:不必纠结失误,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就好。


盘筱瑜和黄韵芊(卢靖彤 摄)
“超越从前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进步。”校田径队队长、文化与传播学院24级学生曹惠思在女子跳远决赛中不仅突破个人极限,更刷新赛事纪录。她认为心态至关重要,每次起跳前都会轻拍自己默念“能做到”。这份信念最终化作空中优美的弧线,见证着她的成长。她特别感谢教练与队友的陪伴鼓励,期待在未来跳出新的可能。

曹惠思(章洋 摄)
跳远决赛中,计算机学院25级的曹铂源凭借最后一跳的完美发挥夺得冠军。助跑、踏板、腾空,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他坦言前几跳因左脚后勾失误未能发挥水平,最后一跳调整心态,加上朋友加油,才实现质的飞跃。同伴的鼓励成为他突破自我的底气。


曹铂源(曾智琳 摄)
校运会男子铅球决赛中,计算机学院24级的陈泽铧以10.19米的成绩摘金。这位经验派选手去年曾征战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对铅球有着独到见解:核心技术比力量更重要。长期训练的心得铺就了他的夺冠之路。明年,他计划继续挑战铅球与径赛,在多元运动中享受乐趣。

陈泽铧(张嘉浠 摄)

陈泽铧(黄馨慧 摄)
万众瞩目下,教职工迎面接力决赛激烈展开。体育马院岳茜雅老师身兼裁判与选手双职,最终与11名队友协力夺得亚军。12名队员凝心聚力,展现团结协作精神!她鼓励同学们大胆参与趣味项目:“无需专业训练,在协作中收获快乐就好!”


岳茜雅老师(熊林 摄)
赛果速览

校运会成绩
本届运动会圆满落幕,管理学院以338分的总成绩成功卫冕学生组团体冠军,文化与传播学院和教育学院分列二、三名。本届赛事竞技水平突出,陈民峰、刘宇果、曹惠思等多位运动员刷新了校运会纪录,展现出卓越的运动风采。(记者:李佳文 王艳霞 李思漫 肖婷 卢洁 黄宝仪 袁子鸽 实习记者:彭斯敏 林忆忆 田诗源 黄子蓉 陈怡欣 钟嘉仪 盘筱瑜 李瑶 许素素 董怡娟 林梓洋 刘思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