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新闻】博士沙龙探讨AI时代小学英语智能教材发展路径

录入者:新闻中心李阳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为深入探讨双语教育项目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径,20251031下午,由学科建设办公室(博士工作站办公室)、科研处、教师发展中心与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2026学年度第十七期博士沙龙(工作坊)在H508举行。本期沙龙以“AI时代智能型小学英语教材的特征解析及编写路径探索”为核心议题,教育学院王进军教授为主讲人,副院长肖建芳教授及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智能技术与小学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之道。

活动伊始,王进军教授对参与沙龙的博士学者及师生代表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与议程安排。在主题分享环节,王进军教授聚焦核心议题,基于扎根理论对现代小学英语教材展开系统分析,从“现代大势所趋、智能特征画像、数字教材发展历程与断代、智能型教材编写路径”四大维度,深度拆解AI时代智能型教材的影响机制与实践方向,展现了对该领域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洞察。 

王进军教授进行学术分享 

分享中,王进军教授首先直指传统小学英语教材的四大痛点:灌输式教学导向下的应试弊端、内容体系固化滞后、案例项目缺乏针对性、单一介质形成的封闭体系。同时,他结合国际数字化教材发展趋势与国家政策导向,强调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教材改革的必然方向。随后,他从媒体融合、动态生成、学科协力三大维度界定智能教材的核心内涵,系统分析了智能教材的独特优势与教学本质的不变内核,客观剖析了数字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梳理数字教材发展历程与断代特征时,王教授提出“智能型数字教材=数字教材+AI级‘头脑’”的核心观点,通过超星泛雅课程教学包与外研社智能教材的案例对比,清晰界定了智能教材的本质属性。最后,他围绕教材发展长远愿景与未来畅想,结合硬件支撑和软件资源等先行条件提出了适合当前智能教材开发的建议,并针对AI型综智双语教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

自由讨论环节,现场师生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分享感悟,针对智能教材开发的技术瓶颈、实践落地难点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肖建芳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系统梳理了不同时代小学英语教材的演变脉络与发展特征,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建设蕴藏着无限可能。她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开发AI型英语教材具有广阔前景,并对其在教育适应性、个性化学习及互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诸多前瞻性期待。老师们对学生代表提出的疑问进行细致解答与专业引导,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沙龙,在思想碰撞中提升科研与实践能力。 

 

自由讨论环节 

作为一场聚焦教育创新的学术交流,本次博士沙龙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将AI技术、教材编写、双语教育产教融合等核心题深度串联,深化了与会者对智能型英语教材特征与编写路径的认知。活动为学院构建综智双语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思路,为综智双语学术研究与落地实践的融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教育学院将继续聚焦教育领域前沿议题,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双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融合型教育人才与创新成果。/黄佳婧 卢沛莹 /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