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10月30日下午,由星海音乐学院袁东艳教授团队主办的“花开岭南——岭南风情歌曲解析与演唱会”在广外南国艺术学院G107教室举行。本次展演以“岭南非遗传承与校园美育融合”为主题,通过“解析+展演”的创新形式,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的传承提供了实践范本。艺术学院院长李冬兰教授、音乐教育系系主任孙家国教授及学院师生参与,共同见证非遗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度对话。

袁东艳教授致辞
袁东艳教授,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非遗中心专家委员,长期致力于民族声乐教育与非遗研究,其团队培养的学生多次斩获国际及全国声乐奖项:与中国音乐学院雷佳教授共同培养的陈滢竹获得了第十四届金钟奖民族声乐组金奖,出版专著《唱响山原》及《珠玑》《袁来有你》等音乐专辑,为岭南非遗民歌的当代传播奠定了专业基础。她强调,岭南民歌是岭南文化的“有声化石”,承载着客家、潮汕等民系的历史记忆与民俗智慧。团队将通过唱腔改良与舞台叙事创新,将客家山歌中的“劳动场景”、潮汕渔歌中的“海洋情怀”具象化,让年轻群体直观感受非遗背后的生活温度。

团队展演
袁东艳教授团队以“传承为基、创新为翼”的演绎,生动诠释了非遗民歌的当代生命力。曲目婉转勾勒地域风情,体现了民歌的风情。曲目巧妙融合传统韵律与现代唱腔,既保留岭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又展现创新表达,现场掌声不断,让师生沉浸式感受了岭南音乐的魅力。
“传统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活水。”袁东艳教授在解析环节中提到,团队通过细腻的唱腔与舞台叙事,将客家山歌中的“劳动场景”、潮汕渔歌中的“海洋情怀”具象化,使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非遗背后的生活温度,感受了岭南音乐的魅力。
 
李冬兰院长致辞
艺术学院院长李冬兰在致辞中强调,岭南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高等院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她指出,唯有引导青年一代深刻解读传统旋律中蕴含的文化密码,方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合照
本次“非遗进校园”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演,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传承课程。通过专业团队与高校的协同联动,展演既实现了岭南非遗民歌的精准传播,也为高校美育提供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案例。未来学院将与星海音乐学院深化合作,共建“岭南非遗民歌传承基地”,通过工作坊、大师课等形式,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体系。(通讯员 赵若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