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学习再拓版图!20 名学子启程赴天外,多部门护航伴成长

录入者:新闻中心李阳发布时间:2025-10-11浏览次数:308

本网讯 10月11日下午,我校在国际会议厅召开2025年赴天津外国语大学交流学习学生行前教育会。20 名获交流资格的外语专业学子即将开启为期1年的跨校学习之旅。学校董事长丁小军,校长王华,党委书记许志超,副校长赖志立,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教师代表参会,为学子们明确交流安排、强调管理要求、传递关怀期许。会议由曾用强副校长主持。

会议现场

曾用强副校长主持会议

曾用强在开场中首先20名学子通过严格选拔获得交流机会表示祝贺,肯定其优异成绩与综合素质,指出入选既是学生个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他强调,学子赴天外学习兼具双重意义:一是追求个人学业发展,二是代表南国商学院形象,需主动承担宣传学校的责任。

蔡海云副处长介绍赴天外日程安排

教务处副处长蔡海云详细介绍交流选拔基本情况与关键安排。此次20名交流学子均为外语专业学生,含16名女生、4名男生,将赴天外学习1年,明年9月返回南国商学院读大三,返校后需通过校教务处网站办理成绩与学分认定。她明确出发安排,抵津后天外将安排接站、入住及欢迎座谈会,还说明上课时间、课表获取、考试报名等事宜,提醒学子遇问题联系相关老师,外出注意安全。

王黎明副处长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处副处长王黎明在会上重点强调交流期间学生管理要求。他明确安全是首要原则,“交流生”需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天津外国语大学各项规章制度,遇任何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负责人。他还提到,“交流生”要定期向原所属学院辅导员汇报学习与生活情况,保持与辅导员及班级同学的联系,返校后将参与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党团关系管理等特殊事项,他也逐一说明,并透露学校已为交流学子建立微信群,方便后续沟通,此前相关部门已通过专门会议解决多数问题,进一步交流可在线上开展。

交流提问环节

会上,有学生提问12月十五运会志愿者活动因交流可能无法参与,王黎明回应将向组委会反馈,启用志愿者预备队,且该情况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学生代表黄昱发言

会上,2024级日语专业学生黄昱作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得知成功获得赴天外交流的机会时,内心满是激动,尤其强调对语言专业学生而言,天外的沉浸式语言环境与多元学习资源,对专业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昱向学校与老师表达感谢,感谢学校搭建跨校交流平台、积极争取优质学习资源,也感谢老师们在日常教学、生活关怀及交流申请筹备过程中给予的细致支持。同时郑重表态,学习中会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生活里期待体验北方独特文化;交流期间会主动联系双方学院辅导员,时刻重视安全问题,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声誉,待交流结束后也会将所学经验分享给更多同学。

许志超书记为学子赠送笔记本

会议中,许志超代表学校向20名学子赠送纪念礼品,传递关怀与期许。

赖志立副校长讲话

赖志立在讲话中阐述学校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出校际交流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 并非简单换地上课,而是基于对高等教育本质、学生个人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的深刻理解,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他进一步梳理此次交流的四大核心价值,包括拓展学术与资源、锻炼综合能力、拓宽视野与方向、提升人脉与竞争力赖志立希望学子主动克服南北差异,珍惜交流机会、展现南国风采,并以南国此去千万里,母校盼你学成归的寄语,期待大家学成归来。

王华校长讲话

校长王华在讲话中强调学校对此次交流的高度重视,肯定20名学子均为各专业佼佼者。他简要介绍天津外国语大学作为我国外语院校老八大之一的优势,指出其能为学子提供优质学习与实践平台。针对“交流生”,他提出四句寄语:丰富的阅历经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鼓励多走多学多看;珍惜机会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强调珍惜一年交流时间;读书和行路都是成长成才标配,指出要贯通学习、思考与实践;友善和微笑是友谊的通行证,提醒维护学校形象、积累人脉,未来拥有南国学子+天外校友双重身份。他重申学校办学理念,肯定董事长“送学生到不同学校、地域学习”的胸怀。相信学子能不负此行、满载而归

最后,曾用强叮嘱学子珍惜机会,牢记读书、行路、友善、微笑,不要虚度光阴,他还建议“交流生”在赴天外前,充分熟悉南国商学院的办学理念与优势,以便在交流过程中向天外师生传递南国商学院的特色与亮点。

合影留念

我校校际合作交流工作开展成果丰硕,自2012年起便积极搭建跨校合作平台,先后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稳定交流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261名学生赴合作高校交流学习,为学子拓宽成长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提供有力支持。此次是学校首次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选拔出的20名外语专业学子将于次日启程,开启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之旅,我校校际合作交流版图拓展至华北地区。(文/李阳 图/杜逢 苏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