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凝聚力与科研创新能力,9月28日晚,文化与传播学院在教学楼G204室召开新入职教师座谈会。学校副校长、文传学院院长王关义教授,主持学院工作的彭祝斌教授,学院副院长吴晟教授、易文教授,院长助理胡博副教授、梁施乐博士出席会议,学院全体新入职老师参加座谈。会上,王关义围绕“科研与教学相长”核心主题发表讲话,对新入职教师提出提升科研与教学能力的要求,同时强调严明纪律管理的重要性,为新入职教师未来工作方向作出明确指引。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彭祝斌教授向全体新入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传递出学院对新生力量的深切关怀,为整场座谈会营造了温暖且务实的氛围。
彭祝斌教授主持会议
学校副校长、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关义教授围绕“科研与教学相长”核心主题发表讲话。他指出,学院高度重视新教师的未来发展并寄予厚望,明确要求年轻教师需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与蓬勃向上的奋斗精神,坚决摒弃“躺平”心态;要在“青年教师一帮一”导师的指导下,传承并充分发挥科研素养,通过持续写作与深度思考,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王关义副校长进一步强调,“优秀的组织与强大的团队离不开严明纪律”。他要求严格抓好教师纪律管理,杜绝“踩点”、迟到等行为,提出“学生不迟到,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倡导教师提前到达教室,以良好精神面貌与规范仪态开展教学;同时需严格把控课堂纪律,运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时间高效利用。最后,他对新教师提出殷切期望:既要“常到学院来”,主动融入集体以提升队伍凝聚力;也要“常到图书馆去”,深耕学术以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王关义副校长发表讲话
在座谈会交流环节,12位新入职老师依次作自我介绍,分别从个人基本信息、毕业院校背景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分享,全面展现了新师资力量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交流过程中,新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思考,围绕课程设计优化、学生就业指导、课外实践开展、教学改革推进、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等关键议题,积极提出问题与建设性建议。针对新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与想法,学院领导班子逐一进行细致回应与深入探讨,现场氛围热烈务实,共同为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建言献策。
新入职教师作自我介绍
新入职教师为学校建言
座谈会接近尾声时,王关义副校长聚焦新入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他强调,新入职教师需迅速找准工作重心,将主要精力投入现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扎实的课堂教学为根基,切实保障育人质量。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王关义副校长进一步指出,新教师要学会科学规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在潜心培育学生、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同步推进自我提升——既要持续打磨教学技能、更新教育理念,也要主动融入学校科研体系,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探索学术方向,以个人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学校科研力量的发展壮大注入新活力,最终与全体同仁携手并肩,共同建设环境优美、学风浓厚、底蕴深厚的美丽校园。
本次新入职教师座谈会,不仅是文化与传播学院传递关怀、寄予期望的重要纽带,更成为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的“第一站”。学院通过这场交流,细致回应新教师在教学适应、环境熟悉等方面的诸求,有效帮助大家更快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熟悉校园环境,为后续开展工作筑牢基础。令人振奋的是,在短暂而充实的座谈中,新入职教师们已深刻感受到学校的发展愿景与育人使命,迅速建立起对学校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他们纷纷表示,已清晰认识并高度认同 “广外南国教师” 这一身份背后的责任与价值,正满怀热忱与期待,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准备,将以崭新姿态与学校同频共振,共同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文/张睿洋 图/周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