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提升师生网络安全素养,营造良好网络育人环境,我校于9月25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F101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数字化转型中提升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校科研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科普教育基地联合承办,邀请东莞理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魏文红教授担任主讲。讲座由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东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中,魏文红以“社会工程学”为切入点,结合真实案例剖析数字时代安全风险。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愈发复杂,网络诈骗、数据泄露、AI伪造、钓鱼攻击等新型风险层出不穷。从冒充公检法人员发送伪造“通缉令”诱导转账,到利用外卖单、快递单信息实施侵害,再到35万余条医生信息被非法窃取的案例,无不警示师生:个人姓名、身份证号、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一旦泄露,可能引发财产损失、名誉受损乃至人身安全威胁。同时,魏文红还详解了网络钓鱼、弱密码复用、公共Wi-Fi 陷阱、恶意软件等核心威胁,如期末季的“虚假成绩单”钓鱼邮件、咖啡厅的“免费 Wi-Fi”监听陷阱,让师生直观感受到风险就在身边。
魏文红深入剖析当下网络安全形势
在防护方法分享环节,魏文红从日常和办公场景入手,给出诸多实用建议。日常方面,要销毁隐私单据、关闭相机GPS、拒点未知链接、做好手机丢失应急准备;办公时,需管好WiFi与密码、拒用不明设备软件、核实邮件与发件人,还要严守公共场合言行规范、警惕可疑人员。
刘东副主任作总结发言
讲座尾声,刘东总结道,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网络安全既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位网民的基本权利与责任。它已非“遥远的技术问题”,而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现实挑战。师生处于学校网络安全防线的关键位置,既是数据防线的最后一百米,也是学校网络安全的最前一百米。守护自身,便是守护校园网络安全以及我们共同的未来。望师生们能把讲座所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自身出发,守护校园网络安全,为营造安全网络环境贡献力量。(通讯员/邓甜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