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召开 聚焦全球经贸规则变革与中国方案

录入者:新闻中心李阳发布时间:2025-09-27浏览次数:366

本网讯 9月27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主办,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承办,南方经济研究院协办的“2025年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我校国际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年会以“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变革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得到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年会汇聚了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逾200名专家学者。董事长丁小军出席会议,校长王华致欢迎辞。与会代表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与制度、全球价值链、数字贸易、区域协定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南国商学院副校长王关义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成立背景,中心经省社科联批准设立,已成为服务大湾区经贸研究、推动国际规则创新发展的重要高端平台。

王关义副校长主持开幕式

  王华在欢迎辞中指出,南国商学院致力于深化国际经贸规则研究,通过跨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他指出,年会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各界智慧,共探全球经贸规则变革与中国方案,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南国智慧”。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秘书长李俊在致辞中呼吁学界立足中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交叉协作,以应对全球经贸新议题,共同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广东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何方俊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年会聚焦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变革与中国实践,期望学者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问题导向与交叉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王华校长致辞

李俊副秘书长致辞

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何方俊致辞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新书发布与优秀论文颁奖活动。新书《新质生产力与国际经贸规则创新研究》正式亮相,该书由王关义教授主编,汇聚了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及多所高校专家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期,年会优秀论文奖结果揭晓,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共计29篇,论文聚焦于数字贸易等前沿议题。中心副主任高洁宣读表彰决定,中心主任苏武俊和协办单位南方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雷春为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新书发布仪式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开幕式后,中心主任苏武俊主持主旨演讲,五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张汉林在以“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为题的主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国际经贸规则的演变动态及其深层动因。他指出,全球化仍是推动经贸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同时面临地缘政治博弈、技术革新加速及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张汉林认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进一步加剧全球贸易紧张态势,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对传统国际经贸秩序带来深刻影响。针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目前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他呼吁推动其改革进程,包括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增强贸易政策透明度、优化贸易自由化利益分配机制,并积极推进数字贸易与技术规则制定。最后,他强调中国应更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规则构建,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经贸环境。

张汉林副会长作主旨报告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亚斌教授以“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题,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变乱交织,全球化已进入第三发展阶段。他强调,任何国家都无法真正推行“逆全球化”,经济“再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全球经贸关系、经济重心和格局正发生深刻转变,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需应对多重挑战。对此,他提出我国应培育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结构升级与贸易方式转型;拓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现代服务贸易等新领域;扩大并深化制度性开放,助力构建“经济再全球化”的制度基石;并通过全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经贸新生态。

张亚斌教授作主旨报告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王耀中教授在以“WTO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为题的主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WTO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加入WTO的过程,指出当前WTO面临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谈判功能受阻、规则滞后于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缺乏改革领导者等多重困境。对此,他提出应优化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程序、加强秘书处建设、探索开放式诸边谈判路径、推进区域合作的多边化拓展制度设计。王耀中强调,中国应在规则制定、谈判推动和新兴议题引领中贡献智慧,坚持WTO的公正包容价值观,依托国内市场与产业链优势引领规则改革,团结各方力量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王耀中校长作主旨报告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李青教授在题为全球价值链的大重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技术驱动的演讲中指出,全球价值链已形成北美-欧洲-亚洲三极格局,美、德、中为核心节点。她强调,全球价值链正从效率优先转向韧性、安全和区域化优先,面临地缘政治、经济与技术三重驱动,引发投资贸易流向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的趋势。她认为,这并非简单去中国化,而是中美主导的治理模式竞争,且全球南方国家正成为塑造新秩序的重要力量。李青总结,全球价值链正经历结构性转型,世界进入再全球化时代,其特征为韧性优于效率、区域化优于全球化、安全优于成本、标准优于关税,最终将形成更碎片化、多极化的竞争性格局。

李青教授作主旨报告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晓凤教授在题为“国际‘竞争中立’制度的中国方案”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竞争中立”的内涵与制度类型,并从支持和反对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引入该制度的考量。她指出,中国在扩大开放过程中应客观看待竞争中立,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同时应摒弃发达国家主导制度中的弊端,积极探索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特色、又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竞争中立”制度,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制度的突破方向、四大特征及实施前景。

黄晓凤教授作主旨报告

当天下午,年会设立了两大平行分论坛,分别是在F101学术报告厅举办的优秀论文研讨和在行政楼国际会议厅举办的产教融合论坛。与会学者就数字贸易、区域协定、绿色经济、投资便利化、人工智能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多维度解析全球经贸规则演进趋势,并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言献策。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学术与实践交融,有效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双向互动。

分论坛会场

大会合影

本次年会成果丰硕,为应对全球经贸规则变革、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文/李阳 图/谢秋洁 苏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