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8日下午,我校在C202多功能会议室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例会暨本科教学工作布置会。曾用强副校长主持会议并作主题讲话,正式提出构建以“个性化、数字化、协同化、国际化”为内涵的“四方四化”教学新生态。会议明确了以“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双主线的新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推出了“学分转学能、课时转学时、教学设计转学习设计”的“三转”改革路径,并将微专业建设作为本学期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共同谋划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新举措。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曾用强首先强调了构建“南国教学新生态”的重要性,明确以“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双主线,提出本学期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配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详细介绍了本年度的教学工作计划,特别是如何通过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两条主线以建构个性化,数字化,协同化,国际化的南国人才培养的新生态。
曾用强副校长讲话
针对“南国教学新生态”的建设蓝图,曾用强副校长指出,新生态的核心在于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四方四化”:即以个性化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全过程,以协同化深化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以国际化彰显办学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将推行“三转”改革思路:一是学分转学能,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能力结构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二是课时转学时,从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推广“3+1”课程建设模式(资源库、任务库、作品库+1项教学改革);三是教学设计转学习设计,强调学习成效可视化,通过课程教学质量认定,用学生作品和能力展示来评价教学成果。
他还提出,微专业建设是本学期的重中之重,微专业应具备“目录外、面向未来岗位需求、具备实践平台”等特点,建设成为“小而精”的课程群,通过产教融合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从而优化专业布局。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主任李焕荣汇报了本学期重点工作,一方面,将优化督导职能,建立院系三级联动督导体系,重点覆盖优秀与需改进教师、新进教师及全英课程;另一方面,将推进第二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指数编制工作,以数据驱动智慧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文/刘茗雪 图/谢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