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学期工作部署聚焦规划落地与改革攻坚

录入者:新闻中心-杜逢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216

本网讯 911日下午,我校在国际学术报告厅召开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传达学校郴州战略研讨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新学期各项工作会议以规划落地改革攻坚为主线,系统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董事长丁小军、全体校领导、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科研平台负责人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福春主持。

会议现场(杜逢 摄)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福春主持会议苏烨 摄)

会上,王华校长传达了郴州战略研讨会会议精神,通报了“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他指出,规划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定位不够清晰、与地方发展衔接不紧密、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随后,王华介绍了学校中长期愿景及“十五五”规划思路,强调坚持“地方性、应用性、国际化”办学方向,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为目标,分“三步走”推进。他要求学校各单位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要目标精准、措施可行,建立全链条保障,杜绝形式主义,以改革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华校长部署新学期工作(苏烨 摄)

随后,各位副校长分别结合分管领域作了专项工作部署。王铭玉副校长部署学科建设与校园文化工作,强调要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基础学科为支撑,实施人文、社科、应用科学等分类评估。将深化硕士联合培养,优化博士人才引育机制,提升学科竞争力;依托多语种优势推进区域国别研究,通过微专业、实验班等创新本科培养模式。同时,下半年将重点推进校园文化六大工程,包括校园空间命名更新、编撰《世界文化经典丛书》、完善校歌校规及标识系统,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与形象。

王铭玉副校长部署学科建设与校园文化工作苏烨 摄)

陈林汉副校长系统阐述了我校国际化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他强调,国际化不仅是“请进来、送出去”,更应深度融合于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全流程。陈林汉指出,未来将围绕人才培养、学生流动、师资建设、科研合作及治理体系五大支柱推进工作,注重品牌特色与可持续合作,推动国际化从“项目导向”转向“战略与系统导向”,从“数量导向”提升至“质量与影响力导向”,切实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陈林汉副校长部署新学期国际教育等工作苏烨 摄)

王关义副校长强调,科研工作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和申报硕士授权点的核心支撑。他指出,要以科研成果、师资水平、人才培养和社会满意度为关键指标,加快博士师资引进,强化项目立项与平台建设,确保达到申硕基本条件。下半年将聚焦专业学位发展,推进科研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奖励机制与经费管理,动员申报国家社科、省部级项目及科研奖项。同时,推动科研平台与二级学院一体化建设,整合资源补齐人员短板,高质量实现“十五五”规划发展目标。

王关义副校长部署新学期科研等工作(杜逢 摄)

曾用强副校长围绕教学与信息化建设部署具体工作强调以成果为导向,聚焦专业与课程建设两条主线。在教学方面,分类推进理论型、理实融合型、实验型及实践型课程改革,突出探究学习、知识转化、项目实践与产教融合。信息化建设以数据中台为核心,强化应用系统支撑,提升教学效能与社会影响力,并通过教学成效展全面展示建设成果。

曾用强副校长部署新学期教学等工作(杜逢 摄)

赖志立副校长就人才队伍建设与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强调要优化人才布局,大力引进高层次及国际化人才,精准调整学科结构,构建专兼结合的弹性师资队伍。他指出要充分发挥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作用。下半年将推进大部制改革,整合职能部门资源,提升治理效能,同步实施机构调整与干部竞聘,计划年底前完成定编定岗,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赖志副校长部署新学期人事等工作苏烨 摄)

招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郑芝鸿分析了当前招生工作的形势和学校招生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他强调,当前民办本科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外部竞争压力,学校需聚焦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招生宣传与品牌塑造,把握未来本科扩招机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郑芝鸿副处长汇报2025年招生情况苏烨 摄)

丁小军董事长讲话苏烨 摄)

董事长丁小军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要以务实举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规划落实方面,实行任务清单化管理,确保按期完成。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速队伍年轻化;优化后勤服务,精准帮扶困难学生。聚焦招生与就业,依托广州区位优势,提升考研率与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办学质量。/李阳 杜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