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说专业】文化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录入者:新闻中心李阳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编者按】文化与传播学院秉承“新文科”建设理念,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国际新闻与传播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构建专业+英语特色培养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全媒体实验室等现代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表现优异,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专业特色,本期特邀各专业资深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教授介绍:

李峻岭、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播音学博士,英国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访问学者。历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特约评论员,兼任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高校工作部常务理事、中国播音学学术平台“播博汇”编委、全国相关“双一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学位论文(成果)阅评专家、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终评评议人、评审组组长。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与传播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力,通晓传播规则和拥有较强语言应用能力,掌握专业的中文出声、出镜表达沟通能力,能在各类传媒机构中从事汉语普通话、粤语的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或能在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关、语言传播等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播音发声学、普通话语音、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播音创作基础、语言表达、主持能力训练、经典作品诵读、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粤语播音与主持、全媒体采访与写作、表演基础、解说与配音。

就业方向:各类媒体机构的采编播岗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公关等口语传播类岗位。

问题解答

Q1:学习这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新闻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语言素质、新闻素养、新媒体运营和策划素养、协调沟通素质、现场应变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方面表现突出。


Q2: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和升学深造方面表现如何?

目前专业还没有毕业生,但在校生表现出良好的成长轨迹,一部分学生正在为未来留学深造考研升学做准备,也有学生开始在各个大厂进行实习实践。让我们拭目以待。


Q3:哪些行业或岗位对咱们学院的专业人才需求最为旺盛?

新媒体行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均对具有良好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新媒体平台传播能力的人才体现出强烈的用人兴趣与需求。


Q4: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咱们学院的专业与行业前沿趋势是如何紧密结合的?

本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互联网开放互动、快速变革和分工专业化的特征,因应社会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通过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数智共创,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和新媒体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对新媒体前沿动态发展的敏锐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创造力。


Q5:您认为选择咱们学院的专业,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哪些方面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专业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素养,还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外语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与融合创新能力。


师生风采

播主专业学子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优秀奖

首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汇演

播主专业邀请广州声优音画文化传播公司前来学校展开访企托岗活动

广州声优音画文化传播公司配音总监前来为学生讲解配音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