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广东红色故事 学子们用外语圈粉全场

录入者:新闻中心-杜逢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7

本网讯 5月8日晚,我校第三届广东省红色景点多语种解说大赛在多语种大楼国际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各语种参赛队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专业的表现,“圈粉”无数现场观众,经过激烈的角逐,莱茵红声队(参赛语种:德语)获特等奖,人民当家作组队(参赛语种:法语)获一等奖。黄灏超、麦紫嫣和王芊芊被评为最佳外语导游;李韦怡、李文诗慧、廖慎淳当选最佳中文导游。副校长郭桂杭以及广东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辑官顺等多位校内外嘉宾出席,共同见证这一精彩时刻。

副校长郭桂杭开幕致辞

  活动伊始,郭桂杭副校长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广东作为红色沃土,拥有众多红色遗址和景点,本次大赛是学校“随时随地讲外语•学外语•用外语”活动的品牌项目之一,本次比赛特别重视专业融合和学科融合,希望选手们在决赛中展现最佳水平,用外语讲好广东红色故事,传承发扬红色文化。

在本次大赛的初赛阶段,来自7个学院的154名学生组成32支队伍参赛,涵盖了我校开设的10个外语语种。选手们前往广州市内红色景点打卡,并精心制作外语解说视频。他们深入挖掘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运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和生动的外语表达,将红色景点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激烈角逐,18支队伍凭借出色表现晋级决赛。

决赛现场

决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入围选手们需在6分钟内,先用外语精准、流畅地解说初赛曾去实地打卡学习的广东市内红色景点,再用中文全面、生动地讲解抽签抽中城市的红色景点。他们或慷慨激昂,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或娓娓道来,展现红色景点的深厚底蕴。在讲解过程中,选手们不仅展现出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融入丰富的历史知识与个人情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重回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广东旅游管理出版社副总编辑官顺进行点评

各队伍展示结束后,广东旅游管理出版社副总编辑官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攀分别进行了专业点评。官顺从旅游行业的专业视角出发,肯定了选手们对景点讲解内容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强调在旅游解说中,要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情感共鸣,通过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增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建议讲解红色景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历史轶事或互动环节,让游客更好地参与其中。同时关注旅游市场的新趋势,结合当下游客的需求,创新解说方式,让红色景点更具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攀进行点评

高攀则从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点评。她表示,红色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选手们在解说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将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核心思想传递给了观众。她指出,在未来的讲解中,要全面准确学习红色景点所涉及的人、事、物,进一步深化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在讲述革命先烈事迹时,可以联系当下社会发展,阐述这些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获奖现场

经过激烈比拼,大赛结果揭晓。莱茵红声队(参赛语种:德语)荣获特等奖,人民当家作组队(参赛语种:法语)获一等奖。黄灏超、麦紫嫣、王芊芊获评最佳外语导游,李韦怡、李文诗慧、廖慎淳当选最佳中文导游。

本次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外语专业能力的舞台,更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激励更多师生关注红色旅游,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文/孔慧贤 /秦倩如、曾思颖 通讯员谢丹平)

  附获奖名单:

特等奖:莱茵红声队(参赛语种:德语)

一等奖:人民当家作组队(参赛语种:法语)

二等奖:德意红生队(参赛语种:德语)、译路红心队(参赛语种:西班牙语)、价值观非常队(参赛语种:法语)

三等奖:根正苗红队(参赛语种:西班牙语)、红色先锋队(参赛语种:朝鲜语)、踏红路沐春风队(参赛语种:英语)、红旅葡生队(参赛语种:葡萄牙语)、丰碑粤影队(参赛语种:泰语)

优秀奖:红色烽火队(参赛语种:英语)、青年先锋队(参赛语种:日语)、弘扬文化队(参赛语种:阿拉伯语)、革命小火车头队(参赛语种:阿拉伯语)、红场星芒队(参赛语种:俄语)、红色宣传大队(参赛语种:阿拉伯语)、星火竞逐队(参赛语种:日语)、俄韵映红队(参赛语种:俄语)

最佳外语导游:黄灏超、麦紫嫣、王芊芊

最佳中文导游:李韦怡、李文诗慧、廖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