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大讲坛】 赵刚教授畅谈家庭教育学的时代价值

录入者:新闻中心-杜逢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5月8日,由广外南国教务处主办、教育学院协办的博雅大讲坛G101开展。此次讲座 “家庭教育学:事关人生质量的重要学科” 主题,特邀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富有启发的教育课堂。我校副校长王铭玉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肖建芳教授、小学教育系专业负责人白彦茹教授、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魏迅鸿老师、教育学院党支书记梁立为同志、小学教育系主任曾娇博士、应用心理学副主任梁恺欣博士、教育学院曹谨老师以及来自校外的珠海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专班江海老师、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董雯瑶主任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现场

副校长王铭玉致辞

讲座伊始,王铭玉上台致辞。他表达了对赵刚教授的热烈欢迎以及对家庭教育学的高度认可。提到,赵教授主编的《家长教育学》《中华家庭教育学》等著作,奠定了中国家长教育的学科基础;他参与起草的国家级指导意见和教材编写,为家庭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王铭玉表示在座的同学们未来将成为育人者,而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能力,是新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他希望同学们以赵教授为榜样,既做学问的研究者,又做实践的探索者,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

颁发聘书

随后王铭玉副校长为赵刚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 聘书。

讲座环节中,赵首先强调了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与功能。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具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特点。家庭是人生的安全港湾,为人们提供情感支持和保护。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生产力教育,而忽视了家庭和生活的教育。因此,需要重新理解教育,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起来。

讲座环节

在谈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时,赵刚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也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生活能力和家庭教育的培养。因此,教育部在2022年1月颁发文件,要求全国大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选修课。同时,两岸学者也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如何认识当代家庭教育、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以及如何促进家长发展等问题。

在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与责任方面,赵教授强调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对孩子的早期生活能力和未来社会化起到奠基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专业化,但家庭教育仍然不可或缺。然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将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忽略了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赵教授呼吁社会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领域。

合影留念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引领成长。本期博雅大讲坛——“家庭教育学:事关人生质量的重要学科加深了在场师生对家庭教育学的理解,使师生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曹谨 图/杜逢、叶鸿杰)

相关链接:

赵刚,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家校社共育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理事兼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CPTA)理事长、中华志愿者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关注“一胎化”政策影响,投身家庭教育研究推广。30 余年经历诸多重要工作:九十年代末创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2004 年参与创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并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创办学术季刊与专业网;2005 年承担课题,主编《家长教育学》;2011 年牵头调研家长委员会建设;2015 年创建 CPTA;2016 年联合出版《中华家庭教育学》、编写教材并担任主讲;2017 年获公益人物称号,创办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2018 年任首席专家中标课题,发表光明日报文章;2020 年参与编写教材;2021 年被聘为国务院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