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促进学术交流,助力师生共同成长,4月22日下午,管理学院在G301智慧教室举办2025年度第3、4期博士沙龙,特邀管理学院杨媛媛副教授、王雪莹博士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管理新趋势。本期博士沙龙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现场
第三期沙龙由王雪莹博士主讲,她以“我国大龄人口延迟退休情况以及就业模式切换因素机制的调查研究”为题作主题分享。她指出随着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 20%,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未来十年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 退休潮。尽管国家已实施三孩政策,但独生子女政策时期积累的低生育率效应持续显现,劳动力市场面临规模缩减与结构失衡的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延迟退休政策被视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重要路径,而大龄人口在延迟退休过程中面临的就业模式切换问题,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共同关注的焦点。
主讲人王雪莹博士
王雪莹博士引入社会学生命进程理论 作为分析框架,强调个体在职业周期中面临的政策环境、家庭责任、健康状况等多重因素,如何影响其在临近退休阶段的就业决策与模式转换。该理论视角突破了传统劳动经济学的单一理性人假设,为理解大龄人口就业行为提供了动态的生命历程分析维度。该研究通过生命进程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的结合,既为人口老龄化理论体系补充了微观行为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我国应对 银发浪潮 下的劳动力市场转型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路径。
在第四期沙龙讲座中,杨媛媛副教授开展“人工智能在营销中的前景与应用”主题分享,她以AI大模型的定义为入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目前AI大模型在金融业、电商、能源等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在第二板块中,讲座将视线聚焦于AI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以国内外著名的AI大模型为基础,从内容创意生成、广告营销与投放、个性化与服务、品牌传播与调研等方面刻画出AI对现有市场营销方式的改变;在第三板块中,讲座以AI学术为背景,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中跟营销领域相关的前沿理论。
杨媛媛副教授
杨媛媛副教授强调AI 技术正以深远影响重塑市场营销的理论架构与实践范式,持续为企业注入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特别是生成式 AI 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不仅彰显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前景,更为市场营销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机遇。在技术变革浪潮中,理论研究与商业实践均需深度拥抱大数据与 AI 技术,积极探索智能驱动的营销新模式、新机制,精准洞察消费行为的演变规律。
互动交流
会后,杨晓燕教授与张韵君教授分别对两位学者分享的讲座进行了点评,杨晓燕教授指出,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聚焦于某一个理论,因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解释为什么”而非“描述是什么”,理论正是揭示现象因果机制的关键工具。以延迟退休研究为例,若缺乏理论聚焦,可能仅停留在 “大龄员工就业难” 的现象描述,因此做学问一定要基于实际问题而展开。
张韵君教授指出,青年教师在撰写项目书时,一定要突出标题的重要性和新颖性,标题不宜过长,要素不宜过多,同时选题切记不要过于宽泛,应细化到具体领域,切口小才能在有限周期内做深。
合影留念
整个沙龙活动气氛热烈且融洽,师生都表示受益匪浅,本次博士沙龙(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深入探讨AI大模型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学术的热情与决心,为推进管理学院年轻教师的成长贡献了学术智慧和青年力量。(供稿人: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