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7日下午,由科研处主办的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首场辅导会“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与实施”在多语种教学大楼H402举行。译介研究领域专家、译介中心副主任李明教授应邀进行了专题辅导,来自我校各院部及科研机构拟申报项目的骨干教师及对中华学术外译感兴趣的近20名教师前来聆听了专题辅导。
李明教授所做的专题辅导精彩纷呈。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遴选原著、如何组建翻译团队、如何同出版社打交道、如何协调翻译过程中各方的关系、如何呈现目录及所选章节的外译文等等,并现身说法剖析了学术翻译的“三重境界”:术语准确无误、表达严谨规范、实现跨文化沟通。李明教授强调:“译者具有双重使命:一是跨语言的语码转换,二是跨文化的语篇构建”。他提出,所申请的项目团队要建立起“语言专家+学术专家+目标国学者”的多元协作机制。
本次辅导会现场学术氛围浓郁,与会教师就原著版权获取、翻译质量监控等实际问题与李教授展开了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针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申报特点,科研处负责人表示,在项目负责人获取所译著作版权后,将就申报书的填写再组织一两次辅导会,旨在通过这种精细化指导服务,助力项目申报者取得成功。
辅导会现场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一直是我校科研工作的重头戏,是我校提升大学学术影响力、彰显我校“强外语、重实践”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作为深化“有组织科研”机制的重要实践,本次辅导会依托大学、院部、科研机构平台,高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践行我校构建的“申报前专家把脉、研究中团队攻关、结项后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以“选题论证——资源对接——过程管理”为特色的“三位一体”的科研运作模式,全方位提升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质量及成功率。到目前为止,我校已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5项,其中4项为一般项目,1项为重点项目,目前已有1项一般项目顺利结项,1项重点项目已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办的鉴定申请,最终成果也即将在英国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我校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成绩斐然。
本次辅导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在构建系统化、常态化学术外译支持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我校将继续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翻译人才队伍,为推动中华学术外译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文/图 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