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3月22-23日,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我校副校长、外指委俄语外分委副主任委员王铭玉教授,副校长、外指委副主任委员曾用强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并分别主持分论坛活动,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春梅、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助理于恩泽应邀参会。
会议现场
本届论坛以“聚力创新,追求卓越”为主题,教育部领导、外指委和大外指委委员及近2000位高等外语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现场,近20万高等外语教育同仁云端参会,明晰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强国建设发展方向,探究高等外语教育创新转型发展路径,共创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王铭玉主持“校长论坛:自强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构建”
曾用强主持“前沿论坛:智能驱动的高校外语教学生态重塑”
会议期间,曾用强接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采访,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生态的转变。他指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从表层来看,AI作为赋能工具,已广泛应用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助教、助学、助评等,构建了外语教育的新生态;但从更深层来看,人工智能的影响远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态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因此,在AI时代,教育首先必须重构培养目标,重新定义学生所需的能力结构,使之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重构培养方式,实现从强调文本教学到重视任务实践的转换,强化学生能力的可视化;第三,重构师生关系,师生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同学”关系,也就是在AI时代师生要一同学习,共同发展。总之,人工智能已经深刻改变了教育生态和职业生态,面对这一变革,学校需要主动适应,拥抱AI,共创外语教育的新未来。
与会成员合影
本届论坛是一场聆听高等教育时代跫音、洞见外语教育改革航向的教育盛会。会议期间,我校百余名外语教师也齐聚云端,针对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英文学院副院长李春梅深刻体会到,在数智技术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时代,英语类专业改革应以专业内涵的提质增效作为应对挑战的突破口,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和优秀学习能力的人才,以满足不确定的环境对迁移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大英部副主任王瑞英特别关注本次会议多项报告中对新技术的重视与运用,她认为,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跟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动态,与人工智能形成错位协同的关系,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人机共生关系中重新定位外语教育者的独特价值坐标。大英部主任助理于恩泽认真学习各高校在学生成果可视化方面的先进经验,计划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形式,基于学情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图文/于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