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夏至已至,万物并秀。6月22日上午,广外南国商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2106名毕业生从这里切换人生赛道,奔赴万里鹏程。
毕业典礼现场(谢秋洁 张欣桐 摄)
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王华教授,党委书记许志超同志,督学顾也力教授,副校长何艾兵教授、赵福春教授、曾用强教授,以及各学院、教学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担任主礼教授,典礼由曾用强主持。
曾用强副校长主持典礼(谢秋洁 摄)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序幕。王华校长以其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视角,发表了一篇振奋人心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2106名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祝福,对辛勤付出的师生家长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王华回顾了同学们在大学四年的成长与成就,鼓励毕业生们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匠心,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在平凡的世界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同时,王校长也对学校工作提出了反思,并分享了学校二期工程建设的进展,期待将南国商学院建设成更加宜学、宜教、宜居的幸福家园。“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最后,王华校长深情寄语毕业生们,无论毕业多久,无论平凡还是卓越,母校永远是他们最温暖的港湾,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
王华教授致辞(何善恒 摄)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春梅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通过“学习”、“热爱”和“活着”三个关键词,向毕业生们传递了宝贵的人生哲理。李春梅强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无论未来走向何方,都应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以求知、做事、共处和实现自我为目标,向阳而生,一路向前。同时,她呼吁毕业生们要热爱所选择的职业和生活,用热爱驱散一切困难和挑战,尊重和保护自己的热情,并将其与社会未来相结合,活出自己的精彩。最后,李春梅寄语毕业生们要好好活着,珍惜生命,感恩父母,不被外界压力所左右,选择健康阳光、热辣滚烫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的喜乐安宁。
教师代表李春梅副教授发言(何善恒 摄)
新媒体与国际传播学院2020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邱琪圆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谈到自己在南国四年中的成长与收获,包括认识自我、提升能力、取得荣誉等,分享了与同学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化。邱琪圆表示,四年的学习让自己学会了分析与思考、理解与担当、合作与追求,并且收获了不一样的“成绩单”。他鼓励同学们带着老师教会的“解题方法”继续前行,用所学知识与世界对话,创造美好的未来。
毕业生代表邱琪圆发言(谢秋洁 摄)
校领导宣读授予决定和表彰决定(谢秋洁 何善恒 摄)
督学顾也力教授宣读《关于授予2024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和《关于授予2024届本科毕业生 “优秀学士”荣誉称号的决定》。党委书记许志超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24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关于授予2024届毕业生“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决定》以及《关于授予2024届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升学之星”荣誉称号的决定》。
2024届毕业生面向校旗宣读毕业誓词(苏烨 摄)
在毕业生代表邱琪圆的带领下,2024届毕业生全体起立,面向校旗宣读毕业誓词。
2024届毕业生以学院为单位依次上台受礼,校领导与主礼教授与受礼学生亲切握手,为其拨穗、颁发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
优秀学士代表合影(彭亮语 摄)
优秀毕业生代表合影(彭亮语 摄)
“升学之星”代表合影(彭亮语 摄)
王华校长为毕业生拨穗(苏烨 摄)
典礼结束后,毕业生们汇聚在会场门口,在展板前拍照打卡留念,为他们在南国的求学之路画上圆满句号。本次毕业典礼还采取了线上直播的方式,未能返校的毕业生在“云端”同步观礼,共享荣光时刻。
教授寄语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毅:
营盘铁打,兵如流水。看着一届届同学进来又毕业离去,当然是有点感触有点祝愿的。去年,我写了几句话:“世间如网,有束缚,更有联结;一生为旅,要跋涉,更要观赏”。今年也写了几句:“毕业,必然要来的,可我们记得这四年;年龄,当然是加法,但青春永在骨子里”。
祝福同学们,希望他们过得好。把好消息告诉我们,我们分享你们的快乐。
管理学院副院长陈书星: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你们已经学有所成,或选择前往更高一级的学府深造,或决定踏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但不论前路如何,你们都需继续秉持在校期间锻炼出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进修和工作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充实自我。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那些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终将变得触手可及。南国的毕业生们,愿你们在接下来的人生旅程中,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能一帆风顺,实现自己的价值。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温宾利:
每年,看到同学们毕业,老师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知识增长了,能力增长了,个人的综合素质也都提高了,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年全校有大约两千一百多个同学毕业,我们英文学院有约五百人,占近1/4。我和同事们能够陪伴同学们度过宝贵的大学生涯,感到非常自豪。
希望将来同学们无论是在深造学习,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带着南国商学院学生的一份自信,也带着你们所获的学识、能力,实现你们的人生目标。(记者/陈宝怡 谢家琪 张颖 伍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