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第二届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研习班

录入者:谢丰发布时间:2021-08-26浏览次数:662

本网讯 今年7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研习班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召开,研习班以“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与师资”为主题,国内多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幼教机构、幼教同行和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生齐聚一堂,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探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论题。

应邀出席本次研习班的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原学前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洪秀敏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平枝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陶红教授,广外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冯增俊教授以及国内各幼教机构同仁。

冯增俊教授对列席本次研习班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幼教同行表达诚挚的感谢。他指出,本次研习班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的大力支持,本届研习班秉承第一届会议精神,在第一届研习班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以及学前教育学科发展三个领域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次研习班可以进一步拓展参会人员的思维,引发思考。


朱家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面面观

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也存在高知识和高素质之争。朱家雄教授认为,教育的四个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教育目的,即“为什么要教育”的问题,而教育评价就是在评估教育目的的完成程度,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式来达成,其中德育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

随后,朱家雄就如何评价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主客观性以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现代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分享了《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ECERS-R)、国际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强势开端1-4》、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颁布的早期教育方案的认证标准等国际知名的学前教育质量测评,增强了与会人员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理解。他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都会赋予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价值,这是与特定文化紧密相关的,学前教育理念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与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不同的偏重点,中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认识和尊重中国文化的隐性文化逻辑,而不是采用全盘否定和接受他人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自己文化中的幼儿园教育才是当今我国幼儿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洪秀敏: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洪秀敏教授分享了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幼儿园教师政策的相关进展。洪秀敏指出,当前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都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从2010年至今,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普及、普惠、优质和安全”将成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

洪秀敏针对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要求问题做了系统探讨。她指出,国家强调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先将教师的德树立起来,为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她着重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及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分析。洪秀敏基于新时代下的挑战中,学前教师应如何提升自身专业性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学前师资发展势必会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结合宏观与微观共同研究。洪秀敏还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探讨了教师、家长、园长等不同角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可以如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叶平枝:在生活中成长——幼儿园一日课程设计及优化

叶平枝教授指出,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难点不仅仅在于对象的特殊性,更在于把握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成人与作为课程受益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的“度”,因此,研究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课程设计及其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后,叶平枝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主题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一日生活课程设计问题。“是什么?”即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什么样的,叶平枝认为,当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存在着幼儿生活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活动组织和实施无明确目标、生活成为各种学习活动的过渡环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同时也会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什么?”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日生活的问题,叶平枝提出,幼儿教师需要从细节入手调整自身对一日生活课程的设计,同时需要形成管理幼儿的“智慧”;“怎么办?”即幼儿园一日生活要如何优化的问题,叶平枝提出,幼儿教师可以从幼儿为本、合理组织、学会倾听、学会化解和课程设计等方面,优化幼儿一日生活课程设计。

 

陶红:幼儿园师生互动性研究

陶红教授围绕“什么是师生互动”“为什么要师生互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进行分享。陶红详细阐述了师生互动的内涵、类型、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发生条件。她指出,幼儿园师生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以师生接触为基础的双向人际交流。而幼儿园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全班幼儿的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的互动以及教师与个别幼儿的互动三种类型,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外显要素与内隐要素,其内涵之丰富是需要幼教工作者仔细了解的。

为什么要师生互动?陶红认为,师生互动是促进幼儿教育机构职能得以发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贯彻《纲要》精神的必然要求,也可以直接提升幼儿在园的生活体验。如何进行师生互动?陶红用大量的案例,提出了平视、支架式教学、开展互动质量评估等有效的实施策略,让人倍受启发。

 

赵芸:学前双语教育原理与设计

双语专家组赵芸老师围绕学前双语教育这一主题,从概念界定出发,详细阐述了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路径的问题。她表示,当前实施学前双语教育是具备较强的可行性的,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时代需要、大脑发育以及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当前已有多个领域的大量研究都已经证明了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是有必要的。

赵芸指出,学前双语教育不是教英语,而是用英语教,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其重点在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合适的两种语言环境,让幼儿能够在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的激烈碰撞下更深入的认识这个世界。在学前双语教育的实施策略上,赵芸表示,进行学前双语教育首先是要创设双语发展环境,通过营造生活环境、社会交往环境以及语言环境来使幼儿沉浸到双语学习环境中;随后,在良好的双语环境中开展幼儿双语活动,在这一阶段可通过蒙台梭利教学三阶段法进行双语教育。最后,她还强调语言关键期的作用,认为进行学前双语教育需要把握语言关键期,通过分阶段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双语学习。

 

冯增俊:儿童研究——教育人种志方法

冯增俊教授指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其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个人的发展与未来,儿童研究就是认识儿童和教育儿童的过程。

冯增俊从学前教育历史出发深入剖析了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并引出蒙台梭利“体质—智能—德行”成长体系的儿童教育人类学思想以及坚持“亲近儿童、走进田野”的人种志研究的视角。随后,冯增俊分享了中国的教育人种志研究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教育人类学中的人种志研究方法相关原理,他认为,教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文化发展科学”的人类学与“作为育人活动”的教育学的结合,是在田野中研究育人活动的科学,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在学科理论分析框架下充分运用叙事研究、历史传记研究等研究方法。冯增俊通过大量教育人种志研究案例使参会人员加深了对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解,教育人种志研究具有现场实例、强调微观、重视描述、重视直观等研究特点,田野研究是教育人种志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田野研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主题的把握,只有在特定的主题下真正的田野才会出现,研究才有意义。

 

翁琳:儿童文学——绘本欣赏的学与教

翁琳老师从绘本的源起、概念和结构讲起,将参会人员带入到了绘本的世界。她指出,绘本在历史的发展脉络里,已然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艺术语言和艺术门类,纵横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是将文学与美术结合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她论证道,绘本有一种无用之用,在很多时候,无用之用才是大用,并分别从脑科学分析、研究学者的角度阐述了学龄期绘本对儿童审美、情商熏陶、想象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翁琳指出,绘本是视觉的艺术,故事是绘本的灵魂,绘本的作者要学会用翻页去讲问题。在绘本的创作中,故事永远要在视觉之前,绘本的呈现方式都是采用一种图文关系,图文的叙事关系是图文之间要有“间隙”,这个间隙是留给读者,通过读者的想象参与使其故事完整。同时,通过绘本的实例分析,她介绍了绘本创作设计的页数概念、图像逻辑关系,绘本创作中要如何避免“硬伤”,绘本中的低幼儿童的“无字书”如何尝试创作和如何通过语言传达讲给孩子听。

“一个人的阅读时,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时”,翁琳倡导阅读就应该和我们平时吃饭喝水一样,成为我们每天日常的一部分,并鼓励研究儿童教育的人要学会永远为美丽鼓掌,永远保留一颗探索和追寻之心。


在研习班结业仪式上,冯增俊教授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研习班不仅是学术上的交流,更是广外南国商学院教育学院培养新时代优秀的人民幼儿教师、创办高质量学前教育的一次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教育学院将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肩负起时代使命与学科责任,以提供新时代教育发展所需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为目的,积极探索。(教育学院  张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