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突破!我校首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录入者:曹婼喧发布时间:2020-01-09浏览次数:653

  本网讯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我校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池圣女副教授申报的项目《中文:宋明新儒学略论;韩文:송명신유학약론》中标,资助金额28万元,实现了我校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池圣女老师此次申请翻译的原著是《宋明新儒学略论》(24万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977月出版,作者为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冯达文教授。该书从先秦儒学出发,厘清儒学之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涉及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黄宗羲等儒学代表人物。《宋明新儒学略论》先从方法论谈起,解释并阐明该书不同于前人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从先秦原儒家出发,探求“仁学”之起源,追溯天道与仁德贯通的最初述求,重点梳理宋明儒学发展的源由和脉络,从宋明时期儒学大家的理论研究中探索他们各自对儒学、道家的观点,其中不乏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等的深入分析,带领读者从历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宋明儒学,颇具新见,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为了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池圣女从2017年开始就着手准备,从选择作品、与作者联系、与中韩出版社沟通,到组建中韩学者团队、翻译初稿,再到申请项目,过程曲折而艰辛。“前2年因为学校没有申报资格,只能与其他公办院校老师合作申报,今年是独立学院第一年有申报资格,我们团队非常珍惜此次机会,字斟句酌地翻译了2万字的初稿。正是这2万字初稿的质量和诚意,获得了原著作者和出版社的认可,成功得到了中译韩的翻译权。”池圣女表示,“在翻译过程中,原著中的儒学原文是最为深奥,最难理解的,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作为亚洲地区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池圣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韩国语汉字词的历史性研究,选择《宋明新儒学略论》作为自己的翻译目标,既出于对著作和作者的欣赏,还因为与自己科研方向一致。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池圣女副教授将依托我校亚洲地区汉字文化研究所资源优势,与我校金红梅副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李恩珠副教授展开合作翻译,用最短的时间在韩国亦樂出版社出版发行。池圣女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希望大家一提到汉字文化研究,就能够想到南国商学院。”池圣女说道。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宣传科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