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迎新】“你好!南国商学院!”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9-18浏览次数:2508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南国校园里洋溢着热情。9月15日,是2018级新生来南国报到的日子,迎新的志愿者们早早就已到达自己的岗位,保安叔叔也已列队等候新生到来,做好一切工作准备。新生们陆陆续续地拖着行李进入校园,脸上掩饰不住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我们来报到啦!(梁晓明 摄)

 

 

南国学霸在这里

 

    新生报到期间,记者了解到,今年我校共有17位同学英语成绩超过135分,超过140分的同学就有6位,更有同学以超过高分考生优先投档线4分的成绩被西班牙语专业录取。

 

    爽朗短发,白色衬衫,礼貌谦逊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以理科504分考入西班牙语专业的许益晖表示,选择南国纯粹是因为喜欢西班牙语,父母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对于大学,他有着自己的计划,希望能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充实自己,并且加入篮球社团,锻炼身体,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孙念慈同学以141分,位居我校2018级新生英语单科成绩第一。当记者问及她学习英语的技巧时,孙念慈腼腆地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英语方面,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对我刻意进行培养,我也没有参加任何与英语相关的补习班。”之所以来南国,是因为南国外语特色鲜明。虽然因高考总分没能被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录取,但是她决定通过辅修与英语相关的专业和积极参加与英语相关的课外活动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平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是我所向往的。”孙念慈微笑着对记者说道。

 

 

我校英语单科最高分学生孙念慈(李唯唯 摄)

 

    同样是英语单科高分学生的吴雨桐同学就读的是西班牙语专业,在高中时期她就已经参加了市里举办的英语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尽管英语成绩优秀,但是吴雨桐并没有选择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而是选择了西班牙语。“因为哥哥也学习西班牙语,所以在哥哥的影响下对西班牙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定下了大学学习小语种的目标。”吴雨桐希望进入大学后,能够与自身的惰性作斗争,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将来有一天能去广外深造。

 

“大长腿”来袭,学校暖心定制床铺

 

    据了解,今年学校共有8位身高超过1.9米的新生。报到之前,学校就为他们特别定制了床铺。

 

    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徐海洋,一个身高1.97米的小伙子,走在校道上就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目光。跟着他,记者来到了学8栋301宿舍,一睹定制床铺的“真容”。徐海洋坦言虽然个子高有许多优势,但是也有许多烦恼和不便之处。“高中三年,我睡觉的时候双脚都是悬空的,睡得特别不舒服。现在得知学校为我定制了两米三的床铺,还加宽了,睡觉再也不用担心了,一定会睡得很舒服的。”学校一个小小的举动,温暖了徐海洋的心,他的笑容中洋溢着感动和愉悦。

 

    2018级经济学院国贸双语专业的曾凡津也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小伙。起初,曾凡津并不知道学校为自己定制了新床铺,当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特别高兴。他告诉记者,他没想到学校居然会为学生考虑这个问题,让他特别惊喜又感动。曾凡津的父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笑开了颜,他的母亲告诉记者,报到之前她就为床铺的事情给学校打过电话,没想到学校早已解决,他们十分感激。

 

多彩民族风景线

 

    时至午时,食堂迎来了新生和家长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抹身影格外亮眼。这是一位来自海南省的回族学生,她正和父母在食堂三楼寻找清真食品。她和母亲都戴着头巾,身穿长衣长裤。这位性格开朗的回族女孩就读于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她对大学同样也满怀憧憬,期待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能变得更优秀。但她又担心同学们会因为她服饰、生活习惯的不同而觉得不好相处。“在海南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少数民族学生,所以并不觉得自己特殊。但是到了大学后还有许多需要适应的地方。”回族的女孩表示,希望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辅修法语专业,为将来就业打基础。

 

 

爸爸妈妈送我来学校(方尔雅 摄)

 

    作为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学校,今年的南国更是成为民族大家庭,集聚了畲族、回族,水族、藏族、傣族、白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这不,记者还认识了一位畲族姑娘。

 

    长长的黑发、圆圆的脸蛋、黑框大眼镜下甜美灿烂的笑容,这是记者对畲族姑娘张舒越的第一印象。从交谈中得知,张舒越在很早之前就听同学说过南国,并在填报志愿之前就考虑来南国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而她也如愿以偿地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南国很美好而且师兄师姐都十分的热情,我一直很期待我的大学生活,希望能学到很多东西,交到好多的朋友,每天都过得开心。除此之外,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并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魅力。”她笑着和记者说道。

 

 

以后我就在这里吃饭了(曹婼喧 摄)

 

大学、离家、独立——新的起点

 

    报到当天,大部分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来报到,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自己独自来报到。2018级计算机专业的林伟鸿就是其中之一。林伟鸿是湛江人,他独自一人从湛江搭乘火车,再坐出租车到学校的。林伟鸿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希望自己能从第一天起就养成独立的习惯。“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挺好的,除了行李多了一点,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虽然妈妈也担心我一个人来报到行不行,但事实证明我是可以的。

 

    西班牙语专业的张家丽同学则选择与父母在校门口道别,习惯独立的她希望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更多的锻炼。年纪虽小,但却有着对成熟与独立的自觉。

 

 

 

她们的笑容让我安心(李敏怡 摄)

 

    德语专业的沈林惠是2018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她认为,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与年龄没有什么关系,加上之前她就有住宿的经历,所以并不会对家里产生过多依赖,完全可以独立面对大学生活,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与舍友相处的能力。虽然她现在还没有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但是她目前的目标就是加入一个感兴趣的社团充实自己的生活。

 

 

为新生服务(朱晓琳 摄)

 

双重惊喜庆生日,贴心关怀迎新生

   

    如果说我们与南国的相遇是一场缘分,那么在入学当天生日的9位同学与南国的缘分更是妙不可言。为了让这9位同学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生日,学校为他们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和一份潮式海鲜粉。投资学专业的席天泽在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得知学校会为他们准备生日蛋糕,他特别感动。“大学第一天,又是我成年的第一个生日,能收到学校的祝福和生日礼物,特别有意义。”在谈到对大学的展望时,他希望自己能参加社团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以及顺利考上研究生。

 

 

这是特别的18岁(曹婼喧 摄)

 

    法语专业的郑茜薰在等待厨师们为她精心制作的海鲜粉时,她充满了期待,也感受到了学校对她的关心。南北粉面馆优雅的就餐环境与服务员的良好态度,更是让她感到开心。而金融学专业的陈亮州同学觉得自己在开学第一天生日非常幸运,他准备与新舍友共同分享蛋糕,建立友谊。

 

    新成立的教育学院今年也迎来了首届学生,为此,教育学院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了一件纪念衫。该学院翁琳老师告诉记者,刚入学的大部分新生都需要一段适应期,希望这份专属教育学院新生的小礼物能带给他们温暖和关爱,在校园里与穿同样纪念衫的同学“撞衫”感觉应该也会很微妙,好像凭着一件衣服就能认出彼此一样。

 

 

我们自己的纪念衫(翁琳 提供)

 

 

校领导细致视察,贴心走访宿舍

 

    报到当天下午,学校领导走访了新生宿舍,看望同学们,并亲切地询问他们对新生活的适应情况,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仔细记录,以备后续落实完善。

 

 

黎冬书记走访学生宿舍(李唯唯 摄)

 

    在看望新生时,党委书记、副校长黎冬等校领导再三嘱咐学生要注意安全,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希望他们珍惜大学时光,为青春搏击积蓄正能量。(记者 林钿、余泽钿 刘思粤 冯钰婷 高梦思 杨成泓 黎倩怡 冯希雯 方尔雅)

 

 

 

 

 

 

 

 

时间:Sep 18, 2018 1:30:00 PM   

录入者:曹婼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