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莹 林泽蔓) 5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义天做客我校博雅大讲坛,以“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知识状况”为主题,在学术报告厅F101与我校师生展开深入探讨。校党委委员、思政部全体教师、全体学工人员以及“青马班”学员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党委书记黎冬主持。

李义天教授在我校博雅大讲坛主讲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知识状况 (钟晓晴 摄)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会中国化?李义天解答道,中国的经济市场结构和文化具有复杂性,相应地,中国上层建筑的核心思想也必然存在复杂性。他通过简述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反对和倡导的关键内容,就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首先追溯历史,把表现阶段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四个全面思想。而后,他辩证地提出变化的必然原因有三部分:第一,形式上的思想理论必定会转向实际利用上,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中国的现实语境;第二,马克思作为思想理论其本身具有的实证性和辩证性等特征;第三,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功能;最后,他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为多数性(面向群众)、先进性和实用性。他还指出,在如今的世界形势下,中国需要不断重建思想领域和建设方式。

我校师生聆听讲座 (钟晓晴 摄)
作为底色的民族、国家主义
李义天提出民族、国家主义始终构成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底色,它优先于思想领域中的任何知识立场,甚至包括政治立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重大改革,但从未出现过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更不会出现土耳其那种“连根拔起”式的奥斯曼改革,那是对自身文化底座完全否定的改革。对此,他认为究其原因是中国具有强大的自我本质和自我意识,同时也因为巨大的历史惯性、强劲的文化韧性以及民众之间可以时刻被唤醒的民族意识。中国人在面对涉及民族、国家危机问题时,即使具有不同政见,往往会抛下成见,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置于首位,携手而行。民族、国家主义在思想领域中有两个“温和表现”,它们是新左派和儒学派,它们对国家没有太大的政治诉求,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但对社会的改造和促进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另外也有两个“激进表现”,它们是儒家基础主义和民粹主义。
作为背景的世界-全球主义
李义天指出之前提到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就可以称为世界-全球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打碎的是因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从而产生阶级分裂的社会基础,而与这种社会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正是以国家的形态进行。所以它打碎的不是国家边界,而是国家本身。在世界-全球主义中最突出的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及其理论体系。而在当代中国思想领域中世界-全球主义的影响明显弱于民族、国家主义。形成这种现象有主流的意识形态、长期的民族记忆、现实的国际秩序等七个原因。因此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没有发展空间,而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黎冬在讲座的最后表示,此次讲座旨在让我校师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加深对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的了解。通过讲座,大家对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与治国理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加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历史选择。
时间:May 17, 2017 4:17:00 PM
录入者:刘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