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校庆】研讨间隙与会专家学者接受本网采访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5浏览次数:1047

  本网讯(记者 麦芷均 叶斓 叶善恩 陈重任 实习记者 郑湘谕 江诗琪 陈颖榆)“21世纪新视野下的日语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期间,部分与会学者专家接受了本网采访。




分组讨论现场(实习记者徐文卿 摄)


  被问及如何更好地掌握日语学习时,已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四十多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一平教授笑着回答说:“语言的学习没有绝对的进度能把握,要学好任何一门外语都是需要下苦功夫,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习日语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其中包括词汇、发音等。” 他指出,中国学生会因为优势条件而在一开始的日语学习中会表现出“轻敌”态度,“功夫下得不够深,越学就会越灰心丧气”,他指出,应该要好好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学校优秀的教师、发达的网络资源等,摆正态度,多下功夫。




本网记者采访徐一平教授(实习记者徐文卿 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邵春子老师被问及与会感想,她说,参加此次研讨会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了解到新的教学动态,这将促进自己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动力。


  针对文学领域论文的发表,周异夫表示,老师们的论文涉及面较广,从古典文学到近现代文学,都有涉及。年轻的老师们比较有问题意识,对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以后能成为文学研究方向或是源头。虽然存在不足,但从年轻老师思考的问题来看,大家对问题的思考比较深入,有自己的特色,在学术研究上很有潜力。




周异夫教授与学生记者合影(刘阳 摄)


  谈及我校日语教学工作,周异夫表示,我校日语系老师们在教学负责人秦明吾的带领下,在教学上投入特别多,并从教学实践中产生很多思考,这表明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老师们热心投入教学是关系密切的。他还指出,老师们一方面从事教学,另一方面不能松懈学术研究,不停地学习是教师自身成长很必要的环节,并且会对学校日语教学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他认为,我校日语教学基础较好,加上老师的努力,今后日语教学研究将会取得更大进步。




川岛钢太郎接受本网记者采访(实习记者徐文卿 摄)


  日本好莱坞大学院大学的川岛钢太郎,就自身从事的职业教育谈及日本东京好莱坞美发美容专修学院的运作模式和经营方式。他认为民办独立院校应该在探索、发掘自己学校特色的道路上不断向前,不断思索如何在竞争中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并在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问题上努力。


  来自韩国祥明大学的张根寿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受邀参加此次研讨会荣幸之至,从中日韩三方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中他感到受益匪浅。他笑说,回到韩国后会把这次交流所得到的经验应用于课堂实践中。




张根寿教授发言(实习记者徐文卿 摄)


  我校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教师张晨在研讨期间参加了“经贸文化”小组论文发表,探讨“把传统的以国贸为中心的日语教学模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态势辐射到全行业的可行性”。她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在论文中提出的可行性探讨是源于对日语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她希望日语教学能在诸如贸易等专业上得到深化。

 

时间:Nov 25, 2016 10:45:00 PM   

录入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