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你经过学校南门,你可曾发现校门两侧沿高尔夫球场外围,新修了一条木板铺设的小径?这是新开辟出的校园“健步走”环形道的一部分。为何要开辟这样一条健步走专道?沿途我们又将领略到哪些校园风光?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先“走”为快。

高尔夫球场旁的木栈道(陈漫 摄)
“说走就走”,校园“健步走”
沿木板小径一路向西,走过高尔夫球场来到行政楼一侧,你会看到地上一个大大的绿白相间的“水滴形”标志,原来这是健步走环形道的专门路标,沿着这样的路标你会一路走过教学楼、宿舍、田径场、游泳池、开心农场,最后回到校南门,正好环绕校园一整圈,全程3.5公里。

“水滴形”标志(黄沐瑶 摄)
走在健步环形道上,走过高尔夫球场的茵茵绿草,走过林荫道修长挺拔的绿树,走过湖畔水榭,走过按摩足底的卵石小路,你已将南国校园最美的风光尽收眼底。不仅如此,一路上你还随处可见各种“身影”:奔跑在跑道的身影,穿梭在教学楼的身影,忙碌于“菜地”的身影,在健步走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校园里另一种风景之美。

起按摩保健作用的卵石(黄沐瑶 摄)
我校体育教研室主任宋正刚老师介绍说,“健步走”作为一种健身活动已经风靡国内外100多年,今年,我校首次将“健步走”增设为校运会活动项目,目的在于唤起“全民健身”意识,无论年长还是年轻,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调动大家参与健步走。也正是为了推广这项运动,便于师生参与,学校专门开辟出了环校园健步道。
全民健身,师生点赞“健步走”
一位已经率先走过几次健步环形道的老师说,她每天一早一定会先沿着这条环形道走上一圈才开始一天的工作。“走路是我唯一擅长的运动,学校新辟出这样一条专门走路的路线,以后再也不用到操场枯燥地绕着圈走了”,这位老师说。

绕南商走一圈3.5公里(黄沐瑶 摄)
2016级俄语专业的钟同学表示,健步走对体能的消耗比较小,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而新设的环形道也为同学们开展这项运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大家一边走路还能一边聊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运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营造出校园人人运动的氛围,可谓一举多得。
科学健身, “健步走”的正确打开方式
正如受访的老师和同学所言,健步环形道的开辟,无疑令健身方式更多样,也让校园生活更丰富,然而,正确的“健步走”应该怎么走?对于这一疑问,宋正刚解释道:“‘健步走’是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活动,不是懒懒散散地闲逛。基本上,一个人在走路时全身放松,或者是含胸驼背,双脚后跟着地的外八字步,脚踝松懈、十个脚趾从不用力,这是不科学的走路健身的方法,达不到有氧健身的目的。”宋正刚说,许多人都在进行步行锻炼,但严格来讲并不科学,很多人只是“溜达”,这样既没有质量又达不到健身塑形的效果。

宿舍楼下就可以健身啦(黄沐瑶 摄)
为了让更多人做到“科学健身”,他总结了5个科学“小贴士”。首先,“加大每一步的幅度”。大步走时,腰背挺直,尽量挺胸,摆臂幅度要加大,尽力前后直臂摆平,让全身肌肉都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最好有一种弹起来的感觉。第二,“用力走出每一步”,用力的步行有利于减轻体重、消耗血糖、锻炼肌肉以及舒缓脉络。第三,“步行时间宜固定”,宋正刚表示最好的“健步走”的时间是在每天的15时到21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需要遵守这一原则。第四,“步行距离宜固定”,每次“健步走”的路程应不少于3000米(不低于30分钟),根据具体的地形以及自身年龄、身体情况。第五,“步行步频宜固定”应保持速度尽可能一致,有一定的节奏感。
除此之外,宋正刚还认为“健步走”需要注意呼吸、着装、天气、速度等,还要考虑到“健步走”开始前的热身运动、进行时的水分补充、结束后的缓冲休息。更多人倾向于跑步减肥、练瑜伽塑形,但是宋正刚也提及,其实“健步走”也可以帮助修身减脂。(刘峭 叶善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