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随着2016级新生的陆续报到,宽敞的校道被进校的车辆挤满。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开启了南商大学四年的生活。

2016级新生开学第一天(黄沐瑶 摄)
“男神”“女神”陪你,入学第一天不一般
报到的当天上午,党委书记黎冬,常务副校长赖志立,副校长杨永强、王心洁等校领导视察新生报到情况。
在视察过程中,黎冬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新生报到普遍较早。由于迎新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网上预报名时对当天车流进行了统计,实行了车辆单行措施,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校内各处也张贴了防盗防骗的提醒警示。今天新生报到整体秩序井然。
“大学与高中不同的是,在大学生活中,可以是享受的四年,也可以是艰苦紧张的四年。”黎冬表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新生能做到后者,好好学习,充实大学四年生活。
独立报到,我为独立代言
“成年人就应该学会独立,不能凡事都依赖父母。”2016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杨佳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她认为独立报到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还能够为忙碌的父母减轻负担。在入大学以前,她比较依赖父母,进入大学后,她认为一切应该靠自己。

今年不乏独立前来报到的新生(梁钰 摄)
2016级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吴泳顺也是独自来校报到,他认为,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而在高中阶段,他也是一个人去学校报到,虽然大学的入学手续比高中繁杂,但今天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他轻松地完成了入学报到的各个环节。当问及他对大学独立生活的看法时,他自豪地说:“因为高中三年培养了我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大学生活更不在话下。”
一家老小齐上阵
家住广州芳村的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专业的周同学早上7点就出发前往学校报到,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及叔叔。周同学的爷爷笑着跟记者说,来到孙女的大学很激动,他希望孙女在大学四年里学业有成。周同学的爸爸也表示,除了学习方面,还希望女儿能德才兼备。

奶奶也来帮忙(陈迟 摄)
离学校更近,从广州人和来校报到的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西班牙语专业的骆同学在妈妈和弟弟的陪伴下一起来报到。在女儿办理手续的间隙,骆同学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女儿的大学,对校园环境比较满意。“我期望她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能把西班牙语运用到她日后的工作中。”
热心志愿者来帮忙
为确保新生报到顺利进行,学校派出部分志愿者前往广州东站、白沙村路口等地迎接新生。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穿各色衣服的志愿者,其中学生党建研究会和校青年志愿行动指导中心的志愿者分布在学校各处,为新生与家长提供志愿服务。

让我们的志愿者为你撑起一片晴天(陈迟 摄)
2015级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的杨嘉娜是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前门引导新生前往报到处。“虽然今天天气不好,但我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下着雨,我们也为新生撑伞拿行李,帮助他们办理手续。”杨嘉娜说,自己入学时也得到了师兄师姐的热心帮忙,所以今年自己也来帮助师弟师妹。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能够帮助他人,她觉得很值。
而记者在前往学生公寓进行采访时,面对新生提出的帮助需求后,也化身为志愿大军中的一员。“突然成为志愿者我也很意外,但在帮助新生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作为师兄师姐的使命感。”学生记者麦同学表示,很高兴能为新生答疑解惑,希望他们能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记者 叶斓 麦芷均 林嘉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