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国政协委员、学校督学顾也力提案建议落实创新理念,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建议进一步放权简政,激发教育的活力。顾也力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最为关注的高教议题就是高等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如何下放自主权。以下是顾也力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内容。
在2015年,应该说国务院在自主权下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放了数百项审批权,有些权力的含金量还很高。然而反观教育部,在下放自主权的问题上依然裹足不前,有些不该管的内容还在插手,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和做法,高等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很难有大的发展。
为什么说教育主管部门在这个方面依然欠缺力度呢?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2015年年底,教育部曾下发通知,要求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力量干涉高校正常发展的事例。
一所大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竟然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谋划”,这是否合乎道理?更何况,一所应用型高校难道不能进行学术研究吗?反之,一所学术型学校难道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吗?
事实上,一所高校的办学思路应该是根据市场的具体需求,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甚至要根据高校所在地的人才需求,凝练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适应经济的发展。
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可以要求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但各个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特点,制定自己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换言之,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其实应该是制定教育方针,并提供指导和服务。至于具体怎么办,则需要将自主权交给学校。允许学校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从而缩短高校与社会的距离,培养真正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这个大的问题上,教育部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很难有发展。
转自《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5版 大学周刊)
时间:Mar 11, 2016 10:45:00 AM
录入者: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