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江萌萌)12月29日,我校在行政楼309召开了2015年外事工作交流会。常务副校长赖志立出席会议。各学院、直属系主管国际交流工作的负责人、外事协调员,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陈漫 摄)
会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杨建军从海外院校联络、学生及教师交流、对外引智等方面对国际交流工作进行了总结。本年度,学校积极探索与海外高校的深化合作方式,与多所国外院校就开展“3+1”学分互认项目的合作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并已在学分对接,合作专业的圈定问题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正计划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专业尝试进行“3+1”模式的合作,为工科专业的学生开拓出一条出国留学进修的道路,打破目前工科学生缺乏赴国外学习机会的不利局面。今年学校共选拔并派送了366名学生到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同时我校在原有的国际合作基础之上对部分国家及地区的留学资源进行了开拓,与一些海外高校直接建立联系并签订了合作协议。除了学生的交流工作,我校今年共派出了8名教师赴外交流,包括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任玎老师参加玛丽居里项目赴拉脱维亚大学交流等。杨建军表示,为了贴合我校外语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我校对外国文教专家队伍的引进及建设十分重视。至今已聘请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外国文教专家共2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国际交流工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赖志立常务副校长总结讲话 (陈漫 摄)
最后,赖志立发表总结讲话。他对各院系各部门过去一年里所做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2015年学校国际交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交流人数有所增长;二是在教师交流方面,8名教师赴外交流收获较大;三是留学生有所增加,其中俄罗斯普希金大学合唱团的专场交流对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增添了靓丽的一笔;四是在外教方面,从学历背景来看较往年有所提高,有逐步向专业化趋近的趋势;五是在深入合作交流方面,其中“去中介化”这个举措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资源,还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赖志立谈到的最后一点是筹备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他强调说该项目将对我校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意义。赖志立表示,国际化办学特色是我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各部门相互合作,加强沟通,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时间:Dec 31, 2015 4:26:00 PM
录入者: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