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期间,他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2年9月,他带着西英格兰大学的1万英镑全额奖学金以及我校“百万留学基金”8万元资助,赴英国留学。留学英国一年后,他申请了7所英国高校的研究生,成功拿到了9个专业的Offer(研究生入学资格)。他是我校2009级管理系的张吕发。
严于律己,以学业为重
在南商读书期间,张吕发的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综合测评和学业成绩都位于其所在专业第一。 “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光环的背后是张吕发的辛勤付出。对待学习,他一再强调“以学业为重”的观点。他认为,他成功的诀窍在于“坚持”而不是“聪明”。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而是带着兴趣去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质变,自己的付出就会得到回报。
张吕发在西英格兰大学毕业典礼上与老师合照
张吕发曾经也遭遇过“哑巴英语”这道坎。为了突破这道坎,他坚持每天“多读多听多练”,并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英语活动,抓住每个练习口语的机会,日渐进步。
感受中英差异,体验英伦生活
在英国的留学生活让张吕发学会了独立。学习上的困难、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国家朋友关系、找宿舍公寓、独立做家务……各种问题摆在眼前,他各个击破,逐个解决。
初到英国时,中英两国的教学差异让张吕发感触颇深:“在英国,上课占用的时间较少,学习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课后要做的准备和后期工作就非常多。”在西英格兰大学,每门课程都要求写论文,因此需要参考不同作者的文章,并引用一些观点作讨论或论证。初来乍到的张吕发,因为不熟悉具体的论文要求,结果有两门课程的课程论文写得不好。后来,他在图书馆借阅了论文写作的书籍进行学习,并主动跟老师、同学交流经验。经过一番努力,他的课程论文有了很大的进步。
张吕发在英国
学习之余,张吕发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例如,去海边捡垃圾。“这样的志愿活动很有意义,通过对捡到的垃圾进行记录,运用电脑软件分析,由此得知哪一类垃圾最多,从而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他说,“过程中还能运用到数据库营销的相关知识,让实践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
由于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张吕发与室友之间也有不少趣事。有一次,英国室友看到他用电饭煲加热水煮鸡,十分好奇,问他电饭煲是什么,这样煮鸡能不能煮熟,并表示有机会自己也要尝试用电饭煲煮鸡。
感谢南商,一路有你
2011年10月,张吕发参加了学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留学项目的选拔。面试时他以流利的口语、活跃的思维、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赢得了考官的青睐,最终同时赢得了西英格兰大学1万英镑的全额奖学金和学校“百万留学基金”的8万元资助。
虽然获得了让人羡慕的巨额奖学金,但张吕发认为,这只是努力的开始,并不是最终的成功。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申请了7所英国高校的研究生,最终被9个专业录取,拿到了9个offer(研究生入学资格),这其中包括Exeter(埃克塞特大学) ,Lancaster (兰卡斯特大学),Glasgow(格拉斯哥大学),Sussex(苏塞克斯大学)等在英国大学排名前10位、在世界排名前200位的名校。张吕发最终的选择是Lancaster University(兰卡斯特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市场分析专业。
尽管张吕发身在英国,但他依旧心系南商,经常浏览学校的网站,关注学校的最新动态。他在写给母校的感谢信里说:“每当我打开学校网页时,感觉特别亲切。见证南商的发展,我感到自豪。感谢南商的培养,感谢像朋友一样的老师们的指导,感谢我父母与身边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 (记者 江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