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德国,在美国读高中,在英美两国完成大学学业,并于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习、工作之路横跨了欧美亚三大洲,领略过各地风情。他就是我校德语专业外教Jan-Helge Weidemann。
“我热爱教学”
在入职南商前,Jan已来过广州数次。到南商任教后,Jan很快地融入了这里的环境,并开始了教学生活。Jan说:“我比想象中更热爱教学,我可以从教学中找到乐趣。”
Jan在课堂上(黄沐瑶 摄)
课堂上,Jan会将德语与文化背景相结合,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异国文化所蕴含的魅力。比如课堂上讲到柏林的标志建筑,Jan会特别提到曾经的柏林墙,并介绍二战后,德国在分裂中走向统一的历史,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又增加学生对德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Jan的母亲曾是一名导游,所以Jan较早就接触到了异国文化,并去了解其中的差异。“正因为自己有过这种经历,所以当遇到文化差异时,我会尽力让自己学会包容,学会理解,这也是我希望学生们能从中体会到的。”
学生眼中的“大朋友”
在南商,你可以在走廊、校道,甚至在饭堂见到Jan与学生们亲切交谈的场景。
如何学好外语?Jan认为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运用它,交谈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说以及反应能力。此外,因为语言文化没有明确清晰的结构,因此学生们可以通过看电影、听外语歌、阅读外语书籍等方式更多地感知其中魅力,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后我们会交流各种各样的话题,Jan很健谈,不仅会给我们学习的指引,也经常给我们推荐好的电影和音乐,对提高我们的德语水平十分受用。”2012级德语1班区晓彤说。
Jan与学生交流(黄沐瑶 摄)
作为“老外”的Jan,不仅是教授外语的老师,也是主动学习汉语的“学生”。虽然来到南商仅一年,但他的汉语水平进步明显。2012级德语1班的石筱妮感叹道:“记得初次见Jan的时候,他在介绍中将家乡‘不莱梅’误说成了‘不来不美’,但经过一年,只需要我们说几个德语单词,他就能猜到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甚至能用汉语回答。因此,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跟Jan对话已经越来越没有成就感了,他的进步比我们快多了。”
教学工作之余,Jan酷爱美食,也喜欢打中国麻将。空闲之时他会参加学生们的活动,并与大家打成一片,玩得开怀。2012级德语2班的林颖彤告诉记者:“我们一起吃饭聊天,他就像我们的‘大朋友’一样。”
分享多元文化
Jan的家乡在位于德国西北部的不莱梅,尽管近年很少回去,但说及当地的饮食文化时,他记忆犹深:“在不莱梅有一道特色菜叫‘GrünkohlundPinkel’,是将水煮青菜和香肠混入各种肉类和谷物之中;还有一道菜叫‘Labskaus’,是由碎牛肉、鱼和咸菜拌土豆制成的。”
旅游是Jan最大的爱好。正如Jan所说,旅行能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并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开拓视野。此前他已去过欧洲、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地。对于将来,他依旧随心向往。“拉美文化的世界一直很吸引我,也许有一天我会在阿根廷吃着牛排或者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某个地方抽着一根不错的雪茄。只要是附近有海岸或者气候宜人的地方,我就会很满足。”言语之间,Jan那份对探索和感受世界的强烈欲望溢于言表。 (记者 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