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要就业率,更要就业质量”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03浏览次数:2627

在日前发布的“武书连2013年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100强”排行榜上,我校在297所独立学院中名列第11。我校成立仅7年,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我校连续3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在99%以上。校长徐真华在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上强调,要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结构,重点提高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已成为了衡量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标准。
 
留学经验:为求职加分
 
20118月,322009级朝鲜语专业学生首批以班级为单位,广外南国商学院首次试水集体留学。目前,这批赴韩留学生已陆续走上实习、工作岗位: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韩国企业……他们感慨地说,留学经验为他们求职加分不少。
 
正在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实习的魏小巧告诉记者:“在面试的时候留学经历这一项极大地吸引了面试官的注意力。留学经历也是我们求职的优势之一。
 
“赴韩学习让我们韩语口语得到切实的提高。在求职时,我们的韩语表达能力更加出色。招聘公司也青睐对韩国也有一定了解的从职人员。”在LG伊诺特(惠州)有限公司实习的吴丹欢总结说。
 


我校学生在国外课堂上
 
我校与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荷兰、立陶宛、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埃及等国的53所大学或文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出国访学、互派学生、互认学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在读期间出国学习或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渠道。自2008年以来,我校已先后派出一千多名学生先后赴国外多所大学留学或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强外语: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强外语”是我校突出的办学特色。学校目前设有10个外语专业,是广东省外语专业最多的独立学院。学校不断促进“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黄健:现就职于卡塔尔航空公司
 
2011届毕业生黄健,现就职于卡塔尔航空公司。他自小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经常模仿电视里的英语主持人。虽然就读于电子商务专业,但他对外语的兴趣,在南国商学院得到了最大发挥。在卡塔尔航空公司招聘中,黄健过五关斩六将,成为500人海选中唯一录用的一位男生。黄健认为,在校学到的英语是他成功的关键:“三天的面试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的,需要流利的口语表达和规范的书面写作。英语是我在众多竞争者中的优势。”
 
重实践:助 “高质量”就业
 
我校注重结合品牌活动进行实践教学,扩大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基地遍布国内外50多家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
 
2012届毕业生詹焕泰就职于联合建设国际有限公司,现于非洲坦桑尼亚从事物资采购工作。他在大学四年间,结合所学物流专业知识,尝试过各种投资活动。如参加学校举行的投资大赛,为腾讯网推广网络游戏,尝试自己开公司做供应商等。他认为这些实践经历加深专业学习,有助于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上个月,应届毕业生张诗琦与名牌大学的学生一同接受面试,最终,她从30多人中脱颖而出,在同时被录取的5名应聘者中以总成绩第一的佳绩受聘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财务科。
 


大学时参加各类比赛,为张诗琦求职助力
 
在大学期间,张诗琦曾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类、演讲类、等多种比赛,并曾担任多场比赛的主持人,使她能在应聘中谈吐大方并且表现自然,在紧张的氛围中不会怯场。
 
专业不对口?素养更重要
 
在专业并不对口的领域中打拼,从一名小文员做到总裁秘书,再到公司最新部门的物流主管,她在颇具竞争力的平台上稳步前行并且独当一面。这位女生是我校2012届日语专业校友孔筱桃。她目前在深圳市盐田区五叶神品牌集团任国际事业部门物流主管。
 
“现实是残酷的,尽管薪金不高,但是在这里总是有新鲜的东西,让我有激情去挑战、去面对。”在刚刚毕业时,曾有更加高薪的职位可供孔筱桃选择,但她说:“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看得到未来,找得到动力。”在她看来,排除薪酬的因素,国际事业部门的工作相对比其他部门而言是属于更有发展潜力,尽管部门才刚成立不久,但部门中先进的工作方式与理念让她信心十足。
 


孔筱桃参加新加坡免税品展览会
 
4年的日语专业学习,使孔筱桃非常注重得体地待人接物,“专业不对口不代表专业没有用。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能力和素养更重要。”孔筱桃说。
 
多元化发展 提高就业“幸福指数”
 
徐真华在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应开展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各系辅导员应深入班级学生中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办加强宣传工作,及时发布各类就业招聘信息,动员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等。此外,学校还将为“双困”毕业生提供帮扶服务。他还强调,学生应该转变和端正就业观念,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做好就业准备。
 
招生就业办主任杨林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处于相对稳定与合理的状态,然而现今也正处于由追求高就业率转向追求高就业质量的转折点,优化就业结构成为当务之急。杨林认为,学校应当利用优良的生源基础,鼓励学生向出国深造、自主创业、高质量就业方向发展。
 
在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反馈中,我校人才适合社会需求,特别在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实践能力三方面。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懂得开启职业生涯中的“记错本”,在就业或实习中学会反思,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增强归属意识,提高就业的“幸福指数”。(记者 杨雪晴 杨明芳)
 
时间:Jun 3, 2013 9:35: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