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国•教师篇】朱惠:我的成绩离不开学院的培养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11浏览次数:2512

近日,经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第一评审委员会评审,我院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师朱惠获得晋升专业技术资格,成为由学院独立培养的第一位副教授。执教九年,朱惠专注于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在她简历中,凝结了多项“第一”——第一位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的青年教师,第一批校级“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第一位学院独立培养的副教授。
 
在荣誉面前,朱惠提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院的培养。副院长赖志立说,朱惠获得副教授职称,是我院青年教师评上副高职称 “零突破”。学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很多平台和机会,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
 
爱与学生打交道的“惠姐”
 
从东北漠河到广州南国,五千公里的距离阻隔不了她对梦想的追求;从从事外贸工作到为人师表,行业的跨越只因坚持对教书育人的追求。坐在记者面前的朱惠嗓音甜美,谈吐大方,北方女子的率真性子里透着南方女性的细腻,让人很有“自来熟”的亲切感。丰富的阅历,更让她显得干练知性,充满活力。谈起职业的转变,朱惠动情地告诉记者,毕业后,她做过服装生意,从事过外贸工作,最后选择了做老师。“我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们的那份简单与纯粹,”朱惠说。
 


朱惠(右二)与学生在一起
 

 

    “我喜欢沟通式教学,通过语言的互动和眼神的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子更容易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在课后,朱惠与学生们真诚相待,学生们都亲密地叫她“惠姐”。从2006年进校执教至今,朱惠见证了学院的各种变化,“这几年学院的生源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交流也变得越来越融洽。”朱惠带领2009级朝鲜语专业学生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活动时,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和踊跃的表现让她印象深刻。“只要给他们舞台,学生们都很愿意表现自己的才能。”朱惠说。
 
教学联系实际
 
谈到教学方法,朱惠说,她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朱惠通过与从事外贸工作的朋友的交流,在广交会担任企业培训教师时企业代表的反馈信息,再加上自己做服装和外贸的工作经验,将自己了解到的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以生动的方式教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另一方面,朱惠结合学生的兴趣,留心观察生活中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细节,把真实的生活例子加入抽象的课堂教学中。例如,朱惠在课堂上讲根据二维码辨识购买进口化妆品真伪,就让学生们听得很入神。
 


朱惠在课堂上
 
    经济系学生在外发表的二十篇科研论文中,就有十五篇是朱惠进行指导的。朱惠说:“写科研论文对学生日后完成毕业论文是个很好的铺垫,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也能为学生个人简历中在学业成就上加砝码。”同时,朱惠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广交会、展会实习等课外实践。朱惠说:“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而在实践中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也很重要。”
 
乐于科研,硕果累累
 
由于平日里教学工作比较繁忙,要完成深入的科研创作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因此朱惠经常工作到深夜十二点后。她感慨地说:“搞科研、写论文要付出的个人努力很多,单一篇论文就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还不包括前期的资料收集、数据整理。”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也是个困难重重的过程:核心刊物对讲师的论文限制多多,但讲师要评副教授又必须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朱惠只能将论文改了一遍又一遍,不断完善、不断深化内容。
 
记者看到,仅仅是近几年朱惠发表的论文就有数十万字之多,获奖资料更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好几张纸。面对成绩背后的一路艰辛,朱惠对学院的支持满怀感激之情。朱惠说道,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创作,学院都为她提供了很多机会,其中包括推荐她主持广外科研项目等。朱惠还告诉记者,学院一直很注重培养年轻教师,不单鼓励学院教师对外发表论文,还对发表者进行奖励和表彰,从而大大促进了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
 
谈到未来的规划,朱惠坚定地表示自己将继续在用心教学的基础上专注科研,并希望往后能主持更多重大的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她寄语后来的年轻老师也能够坚持科研创作,提高教学质量。
 


朱惠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商务谈判
 
从制度上鼓励青年教师进步
 
副院长赖志立说,朱惠老师是学院第一个取得副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以后将会涌现更多的年轻的副教授、教授。
 
学院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进步,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一帮一”、“传、帮、带”等方式,帮助青年老师成长。
 
大力推行以教师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选派教师到国(境)外研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重要的国际(内)学术会议或重大课题研究,并在经费上予以支持等。
 
“所谓不拘一格用人才”,对于教学成绩和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老师,学院通过实施内聘副教授制度保证青年教师的晋升空间。2009年实施该制度以来,共有82人次被内聘为副教授。
 
学院还积极扩宽青年教师的发展平台。2012年,我院共有16名教师被省厅确定为“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今年广东省独立学院共有42名教师位列其中,我院人数占比高达38.2%。
 
赖志立说,学院致力于培养各专业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骨干中青年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打造一支老、中、青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重点教学团队,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赖志立说,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借助学院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记者 卜秋婵 周悦)

 

 

 

时间:Jan 11, 2013 10:55:00 A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