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国•国际交流】创新课堂形式,交换生体验中国文化魅力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09浏览次数:1832

  本学期,学院专门设置了为交换生们“量身定做”的中国文化体验课,包括:中国电影欣赏、中国文化体验(包饺子)、参加学生运动会开幕仪式、岭南文化体验、剪纸、中国书法、中国文化知识竞赛等。交换生们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从兴趣出发,了解中国文化艺术
  
  梁祝化蝶、许仙与白娘子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吸引着来自异国的交换生们。负责中国文化体验课的蒋明慧老师选择了有关这2个故事的电影与交换生们分享:“这两个故事是从中国民间四大传统小说中挑选出来的,而且是爱情小说,年轻人可能会对这个题材比较感兴趣。电影体验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中国的古代文化,有利于激发交换生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与锻炼他们的普通话听力。”日籍交换生泷川实加说,这两部电影像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她看过之后十分感动,她通过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爱情观的坚贞,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家庭文化、生活习惯等。
 


交换生展示剪纸成果
 
  剪纸,又叫刻纸,作为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听完授课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交换生们都乐意去感受这种不一样的艺术。剪纸课上,交换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创意加上兴趣,使得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样式各异”。韩籍交换生郑效贞说,虽然剪纸十分考验耐心,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还是十分心满意足的。
 


交换生用毛笔写下“友谊”二字
 
  手执毛笔,交换生们认真地在纸上写下“中、日、韩友谊”五字。“在来中国之前就一直很喜欢中国书法,没想到现在我也会写毛笔字了,真的好开心。”韩籍交换生李娜娜如是说。中国书法课的授课老师朱建亮教授表示,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个性魅力吸引外国人去学习。交换生通过学习书法,是艺术交流,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
 
在生活中学习,与中国文化零距离
 
  中文不流利,是影响交换生们接触中国文化的最大障碍。但交换生们无论是在中国文化体验课上,还是在来到中国后的日常生活中,都尽量地与周围的人用普通话交流,努力学习语言。来自韩国的吴佳玲说,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例如汉语的声调问题经常困扰着她,不过这里有一群与她一样热爱着汉语的同学愿意帮助她学习,解除她的疑虑,让她更加坚定要学好汉语的信心。
 


在岭南印象园,体验“风生水起”
 
  在参观充满着传统文化气息与中国韵味的岭南文化印象园的过程中,韩国的交换生觉得中、韩两国的建筑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日本的交换生则被“糖画”的魅力所吸引。
 


参加校运会开幕式表演
 
  在校运会上,日韩交换生与中文系学生一起参加校运会开幕式表演,尝试自己未曾体验过的踏齐步训练,感受不一样的中国学生运动会,还收获了一份纯真的友谊。
 
 “中国的老师、同学很亲切,很友好”
 
  “很亲切,很友好。”来自日本的交换生中川这样评价中国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在身边的中国朋友眼里,交换生们是很认真地在学习中国文化。“有时候日本的同学讲话会夹着些日语,我们也会告诉他们对应的中文。当然,这也是个相互学习的机会。”来自东方语言文化系2009级日本语专业的同学刘彩珍如是说。
 


交换生和老师们在一起
 
  尽管有时语言不通,蒋明慧老师从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美德、中国建筑以及民间民俗等方面教导学生们要从“反思”中求进步,燃烧交换生心中热爱汉语的那团火。来自韩国的郑效贞经常和中国朋友聊天,交流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感悟,并且想考取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高级证书,圆汉语教师的梦想。在回国之际,来自韩国的金玧暻最想感谢的是蒋明慧老师。因为通过蒋老师的悉心教导,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又更上一个台阶,自己中文水平也大有进步。
 
  国际教育部、继续教育部主任黄汉成表示,中国文化体验课的开设对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让交换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学院一直在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为交换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希望交换生们能通过这些体验活动,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记者 严嘉瑶 江颖诗 通讯员 陈惠斯 林温蕙)
 
 
 
时间:Jan 9, 2013 2:30: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