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国•学子篇】揭俊:行走滇藏的大学生党员

录入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9-26浏览次数:1864

“只要我想到滇藏一路面对那么多艰难阻隔,我都坚持下来了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我一直怀念自己站在高山悬崖眺望的感觉,我非英雄,也不做英雄,但那一种坚挺的意志也是一种信仰。再后来,我极力使之成为一种我面对生活的姿态,再不堪也要立于天地无畏无惧!”——摘自揭俊微博
 
   今年暑假2011级东语系阿拉伯语班学生揭俊,从昆明出发一路徒步、搭便车到拉萨,三千多元“穷游”西藏二十天。作为东语系第一学生党支部副书记,他自发地到芒康县、八宿县和拉萨市商业中心八廓街,与当地党组织干部进行了党务交流;作为一名“穷游者”,他一路顶着太阳冒着雨,行走在山间江边,看到了壮丽风景,也邂逅无数热情路人和友好藏民。
 


一个人的滇藏路
 
揭俊说:“历经艰难,国家在的西藏高原修造了‘天路’。而不辞辛劳奔波在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上的入藏者,无论是自驾车、搭车、骑自行车、还是徒步,都会被满高原飘飞的国旗打动,每当这时无以名状的自豪感总会油然而生,也因为这一抹抹鲜红,心会和西藏贴得更近。”
 
“高原上飘扬的红旗让我自豪”
 
西藏是一片充斥着信仰的天地。藏民信仰佛教,虔诚;工作者信仰奉献,无私;行者信仰自由,坚持;还有那么一个群体,信仰着马克思主义,坚定。走进滇藏,揭俊带着闪闪红心先后到藏区的芒康县、八宿县和八廓街与当地党组织干部进行了党务交流,寻找飘飞在高原的红旗背后的故事。
 
在青藏高原的藏民聚集区,几乎每家每户的屋顶都飘飞着鲜红的国旗或党旗。揭俊对此非常自豪:“藏族同胞在自家屋顶上挂国旗已经常态化,高原遍地鲜红的旗帜已经成为了藏区的风景线。这种由衷的爱国情怀,比任何的颂扬都具有说服力。这也是我进行党务考察的初衷。”。
 
芒康县是川藏线和滇藏线的汇合点,也是藏滇川的三省会合处。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芒康一直处于重点治理区域。揭俊了解到,县党委规定每周一、三、五为党员学习日,开展党性教育和时政学习;每月的6、7、8日三天为法制宣传教育日。党领导、军政民联合打造平安县城,使芒康县群众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自治权问题上,警务自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八廓街社区主任普扎接受揭俊访问

  在拉萨市八廓街,中共八廓街委员会下属社区主任普扎接受了揭俊的访问。普扎讲诉了拉萨以八廓街为中心从1987年到200811年间的党建历程,并分享了少数民族自治区党委创先争优的经验:“把社区的思想建设作为党建工作重点,有利于促进汉藏和谐共进的稳定局面。”而今,八廓街经济繁荣,各族人民在藏区和谐共处。
 
 90后”的“上山下乡”
 
回想起出发时一个人在湛江火车站等车,除了手中的车票目的地是昆明,揭俊前面的旅途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攻略,没有地图,没有伴友,他背着简单行囊就此出发。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羡慕别人的旅途,当自己真的勇敢迈开步伐时,才发现以往很多不可能都是作茧自缚的借口,其实未知的远方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有陌生人的陪伴,”揭俊说。
 


遥望玉龙雪山
 
在路上,他遇见过心脏靠六个支架维系生命的坚强入藏者,在滇藏路上从陌生人结为情侣的阿飞和娇娇,与12岁儿子一同骑行的父亲,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90”后大学生,有游客还笑称暑假走滇藏路,是新世纪“90后”的“上山下乡”运动。
 


在布达拉宫前
 
  揭俊说,能幸运地完成全程,离不开热心友好的藏民的帮助。“‘扎西德勒’是藏民对人最庄重的问候,我和成千上万的过客一样每天接受着当地人的祝福,那种朴实无华的诚挚也许是经济发展缓慢的藏区不甚与外界沟通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文物'。”第一次伸出大拇指拦顺风车的时候,揭俊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好心人还是比较多的,他们冒着未知的风险让陌生人登上自己的车辆,这让揭俊很感动:“搭车是一种际遇,一个好运的人遇见一个好心的人。”
 
“行囊放下了,很多东西还背着”
 
在行走途中,揭俊还偶遇到北京海淀区人大常委李勇毅。两人一同考察了藏区文化教育和办学情况。
 
揭俊告诉记者,藏区实行的是集中办学制,把优势教学资源和生源都集中在一起,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在香格里拉,他看到很多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企业捐助建造的信息科学楼、图书馆和教学楼等。尽管办学条件已完善,但揭俊发现,很多藏民受教育的意识薄弱,他们放弃让小孩受教育的机会,而选择了让自己孩子继续传统的放牧生活。揭俊说,要在西藏发展好教育,除了国家援助还需要各界更多的关注。目前,揭俊也正在联系一些企业对藏区开展助学公益活动。
 
 行走滇藏的壮举,让揭俊成了一个小名人,“粉丝”与日俱增。但是揭俊对此并不“感冒”,甚至有点“低调”地回归到校园生活。正如揭俊的微博所说:“行囊放下了,很多东西还背着。”(文/记者 卜秋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时间:Sep 26, 2012 2:55:00 P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