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学校副校长王关义率科研处处长吴新玲、副处长许军、成果科孙雨汇一行深入西语学院调研指导科研工作。西语学院院长于凤颖、副院长唐彤、党总支部书记高彩云、院长助理余珊及各系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首先,主管科研工作的余珊博士代表学院领导班子,介绍了西语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始终坚持“以研促教”的宗旨,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深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有效改善了以往相对泛化和松散的个体科研行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绩。针对学院在省级科研项目及核心论文成果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余珊分享了接下来的工作措施和思路。
于凤颖院长梳理了我院科研工作的特征及挑战,针对项目经费、项目申报难度、项目建设数量、项目成果要求等方面向科研处提出建议,并希望学校能够优化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中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内生动机。
高彩云书记也发表了个人见解,指出可以将横向项目作为学院科研工作的突破方向,应多角度动员和调动大家积极性,充分发挥语言服务优势,为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于凤颖院长发言)
吴新玲处长对学院的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期望领导班子能够引导全院教职工树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坚韧科研态度,采取持续不断的督促措施,充分激发中青年骨干的科研热情,充分利用学校的中心、基地等平台资源,争取让让学院的科研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科研处也将通过组织“博士沙龙”等多项措施,全方位提供支持,切实实现“以成果驱动科研,以职称激励发展”的目标。
(科研处处长吴新玲发言)
王关义副校长发表了总结性讲话。他以学校的“十五五”发展目标为立足点,针对西语学院科研工作提出了五项重要指示: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科研的战略地位,激发全体师生投身科研的热情,充分认识到科研对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其次,要突出科研的双向价值,科研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职业成长的核心动力,要构建起“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科研工作新格局;第三,要聚焦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依托外语学科,重点培养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梯队,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职称评定工作;第四,要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打造跨语种和领域的科研团队,全力推进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的发展;最后,要积极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外语与商务、文化、国际传播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王关义副校长总结讲话)
王关义副校长还就小语种专业如何撰写资政报告的进行了具体指导,并现场积极协调资源,为西语学院搭建合作桥梁,极大地激发了与会人员的科研热情。
(图/文 高语卿 高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