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大剧院举办第二届“女性艺术节”,邀请到了立陶宛OKT剧团《海鸥》的导演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夫来为本地戏剧、文学爱好者开展一次交流活动。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教师于凤颖接到广州大剧院艺教中心发来的邀请函,受邀担任广州大剧院“交一天时光给艺术”公益活动的对谈嘉宾。
于凤颖老师(左三)担任活动的对谈嘉宾
作为对谈嘉宾的于凤颖老师与Mega戏剧工作室、游乐园剧团代表以及导演一同围绕俄国文学与戏剧,契诃夫《海鸥》的时代精神等展开热烈的讨论。期间于凤颖老师还同时担任翻译的角色,为本次谈话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从《哈姆雷特》、《在底层》到《海鸥》,立陶宛国宝级导演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夫致力开拓戏剧表现的边界,辨析实验戏剧的内涵。讨论中嘉宾分享了各自对戏剧的认知与定义,青年剧团代表指出对实验与传统的困惑。“一部戏剧想要生存,是需要不断改变的”,科尔苏诺夫用行动诠释了实验戏剧的先锋意识。在对《海鸥》进行改编的过程中,OKT剧团努力寻找“经典与实验”的融合,消解传统的戏剧背景,赋予作品当下的思忖意义。而羊城本土戏剧新势力亦以“闯入者”的姿态,在排练创作与舞台实践中,试图打开戏剧的新思考与新表达。结合广州本土青年剧团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科尔苏诺夫强调,戏剧是一种集体艺术,忠告互换视角的重要性,并应保持开放,勇于接受改变与意见。他指出,导演不仅是团队的带领者,也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感,更应与演员保持“镜面式互动”,从演员的角度思考角色,而演员则要模拟导演的思维。于凤颖老师在翻译中运用各种翻译手法,把导演的心声向观众娓娓道来,赢得了在场观众的赞许和掌声。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我校2016级的俄语学生也有幸出席,真正地感受了一次口译交传的紧张气氛。作为观众,如此近距离接触被采访人员,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也身临其境和老师一起进行翻译的对比,真真正正体验到口译笔记法、瞬时记忆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此次现场教学积累了经验,为将来即将担任翻译角色的俄语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会议前,于凤颖老师教授同学们要对与会人员的背景以及一些个人信息有所了解,有机会要与发言者进行短暂的交流,了解发言者的性格、口音、语速等,做好译前准备工作。会议上老师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真正的交替传译,使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交替传译的特点,比如听和说是分开进行的、适当的笔记、不太明确的地方可以礼貌地请发言者作出解释等。
师生与立陶宛导演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夫合影留念
俄语系翁嘉琳同学表示此次活动给自己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增添了一个小信心,会继续加油努力学好专业课。还在下面暗暗为老师担心其中有几段比较长的翻译,最后还是为老师的快速记忆和翻译能力折服。任天慧、龙琳琳、曾彦昀等同学都表示此次活动中跟随老师一起翻译,消除了对口译的恐惧,给自己树立了读好本专业的决心。同学们均表示,此次观摩学习的意义重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俄语系 于凤颖 蔡璐冰)
时间:Apr 2, 2018 4:25:00 PM
录入者:蔡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