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6月,西方语言学院2012级德语专业周悦参加了第三届华南地区德语演讲比赛,以全场最高分摘得桂冠,获得了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提供的奖学金,以及赴德国参加暑期语言班的机会。今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她如期启程,用45天感受德意志的精彩。以下是她回国后的感悟与分享。
新的开始 在适应中成长
8月,在法兰克福的朋友家呆了一段时间后,我独自前往汉堡,开始了语言班的学习生活。尽管在法兰克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平日里习惯了有人照应,如今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多少还是会有几分不适应。而这种刚到站下车的不适应,在我得知学校安排的住宿信息之后,只能是有增无减。起初的一周,大概让我体会到了一个人生活时最深的无助与迷茫。
周悦在德国
由于当时被安排到的住房距离学校较远,加上地铁整修,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不论是去学校上课,还是外出购物游玩,都总是在路上耗费了不少时间。后来在与学校的一番沟通之后,我搬到了另一个寄宿家庭。在新的住处,我和一位德国妈妈Frau Hoyer同住。搬家之后,我逐渐开始适应新的生活,学着一个人买菜做饭,自己做好出行计划,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也开始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这一切,都是我此前在国内从未有过的体验,也许是一直以来在家里都有父母张罗,所以这崭新的开始,都需要我花时间和精力去适应。
多元化的思维 多彩的课堂
开学前语言班进行了一场语言测试,根据成绩划分班级。当时我有幸被分到了C2班(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最高级别)。开课之后,我惊觉班上只有我一个亚洲人,而且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学”已经是德语老师了,他们说起德语尽管带有口音,却十分流利。
周悦与班上的同学合影
上课的形式主要分为讨论课与语法课,一般语法课居多。班上十余名同学经常由抽签决定分组,每组大概三人,讨论的话题多半是由某一件既有的事件而引发的,同学们由事件引发思考,并联系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向同伴进行讲解。这个过程并不止于课堂的两小时,课后同样可以继续。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政府应不应该继续对戏剧、歌剧领域投入过多的经济资助”。因为汉堡市是世界第三大著名的音乐之都,而来自伦敦的同学更是饶有兴致地回家找了半世纪以来英国歌剧发展的资料以及相关的补助政策信息。原本一堂简单的讨论课最后成了他一次自由报告的始发点,实在让人敬佩不已。
课程结束前,我们几名获奖学金的学生需要自主选题,在全校师生面前做一场自由报告。因为在当地认识了不少外国移民朋友,所以我当时的主题是汉堡的移民问题。恰好当天我竟然忘了带演讲稿,准备了很久的报告只能是脱稿上场了。上台后,我尽量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根据自己做的PPT内容要点,从汉堡的外国移民问题讲到了广州的黑人问题,再引述到自己在汉堡的亲身经历,整个报告下来,洋洋洒洒一下子就过去了20分钟。当看到大家时而点头致意,时而若有所思,我总算是舒了一口气。第二天,学校公布了自由报告的结果,我竟然拿到了满分。那一刻,我心里真的是既惊讶又惊喜。
“暴走”汉堡 向同学介绍中国
在汉堡的课余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上午上课,下午外出参观,每天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每周末还会集体到周边城市游玩。除了既定的活动之外,大家还会自查线路,组织聚餐活动。这一路上虽然略感疲累,但是我逐渐和来自欧洲各国的同学们建立了一定的友谊。
参观北德电视台
在足迹遍布汉堡市各个角落的同时,我们大家聊天的话题也是到了天南地北。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对亚洲了解甚少,对于中国,也可能只能说出北京、上海、香港几个大城市的名字,这无形中引起了我介绍和解说的欲望,让他们更了解中国。
在不莱梅游玩
每一位奖学金获得者会拿到一定数额的零用钱,我拿到的是160欧。在离别之前,我用这些钱买了各种小东西,用卡片写上祝福,送给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我是一个人来到这里,离别时我心里却装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未来无界限 努力无止境
在德国的这段日子里,我游览了不下十个城市,也走过瑞士、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因为有当地的不同朋友的陪伴,所以这一路都不算孤独,也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多。尽管这一路,曾经迷路、几度搭错车、迷失方向,但又庆幸自己遇到了很多善良的陌生人,一次又一次让我走出困境。
在汉堡海港乘坐游轮
而这一切都不断引起我的思考。如果当初不是站上了演讲台,也许就连此行的运气都不会拥有;如果没有此行,也许我不会尝试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学习与生活;如果不是因为此行,大概我不会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如果不是走得远,我会以为自己曾经眼前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也正是要感谢这45天,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发现未来的无限可能,而这一切都在无形中督促着我,告诫我一路上努力无止境,脚步不能停。(文/周悦)
时间:Nov 10, 2015 10:17:00 AM
录入者:陈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