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双语)教师赵芸、全英(双语)教学专家王瑞英教授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发布者: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刘紫晴发布时间:2023-05-10浏览次数:21

【编者按】从本科阶段实施人才培养的实际进程看,各门课程是承载相应课程体系,完整构成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的单元。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业和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场域。基于此,可以认定,课程(课堂)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核心阵地”,在学校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性保障作用。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切不可以“虚化”,否则必将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整体崩塌的严重后果。要全面贯彻“两性一度”原则,切实提高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最近,我校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再传喜讯。教育学院青年教师赵芸的参赛课程《英语教学法》,在本次大赛决赛中,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大学英语教学部王瑞英、黎小梅、张庆达、夏昭教师团队的参赛课程《跨文化交际》荣获本次大赛新文科副高组三等奖;学校荣获本次大赛优秀组织奖。在此向获奖教师和教师团队再次送上热烈祝贺。为宣传获奖教师和教师团队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践行新文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优秀事迹和开展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为全校教师树立创建一流课程的榜样,激励全校教师努力推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中心于近期对赵芸、王瑞英两位老师进行了专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获奖教师和教师团队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她们心中揣着为国育才的大目标,同时有脚踏实地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与实践的结果。她们从践行新文科建设的维度,在创新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们的经验在相当程度上具有普遍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合影




获奖教师赵芸老师的经验分享

一、创新课程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全英教学模式。

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寄予了广大高校教师更高的期待。

《新文科宣言》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于《英语教学法》这样一门以“外语+教育”为教学模式的课程来说,更该如此。

 “不忘本来”,意在立足于中国,将语言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要立足于专业,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一味为了全英而将其变为语言课。因为全英教学课程不同于英语课程,全英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只是采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吸收外来”,意在提升外语能力,以便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展现先进性特征的文明文化成果、展现前沿性特征的知识体系和能够为我所用的教学方法,借以提升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形成学生服务未来职业的语料库。

 “面向未来”则集中体现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开设也是为未来培养兼具知识、能力、素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施教者,也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

对于《英语教学法》课程,我主要试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理念创新:

  1. 提升认知能力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较大程度地起到会话媒介的作用,“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规划如何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1. 提升职业能力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英语早已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但想要为祖国乃至全球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大学生应该不仅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交流,而且能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学习探讨。通过文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晓各国文化习俗,避免沟通障碍,在学术领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于未来将成为教师的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有较高认知能力的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成为适应未来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 提升合作能力

我们现今的教学对象是00后,这批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多,速率更快,行为方式也更独立。“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在考虑传授核心知识和培养核心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品格和自我管理,使知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能与学生的自身经历和学业进步关联起来,与未来职业串联起来,能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升合作能力,更好地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有趣为先,有用至上”

学生面对全英教学的专业课,起初难免会有畏难心理,觉得课程既有专业强度,又有外语壁垒。还没开始学,就给自己加上了双重压力。

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就需要先给学生解压,让学习的内容“有趣”起来。寻找教学内容中的趣味突破口,让兴趣成为推动同学们主动参与全英课的动力。同时,用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教学,如身边事引出知识点,再巧妙将知识点专业化,促使学生从接受信息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寻找材料自主学习。

  1. 教学方法:“做中学”、“语言为工具、专业为根本”

从专业特性出发,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教育专业学生,他们既是今天的学生,也即将是未来的教师,所以本课程更鼓励学生在“做中学”。比如以教育专业特色的PBL微课项目教学法,学生形成备课小组,并以教师身份模拟教授小学英语课。在此过程中,对教学法自主探索,各类专业层面都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用英语提出启发性、质疑性、核实性和联想性等形式的问题,来引导和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激发教与学的互动。

同时,由于这门课程为“理论+实践”类课程,同学们在学习初期反映出来的状态是:我知道有这个理论,但我不知道如何用。也还有很多学生会认为:面向实践的课程,理论学习是无用的。所以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内容参考,我在课前会大范围的上网搜集资料,必要的时候实地调研资料,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学习内容。

三、结合学校的实际,如何开展高水平全英(双语)教学?

学校以“精专业,强外语”为特色,在全英(双语)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更关注“专业”,培养未来专业人才。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在全英(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地适应并融入教学活动。首先,学生要在思想上对全英(双语)教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有些学生在最初接触全英教学时,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理解教材知识或课程内容,对全英教学存在排斥情绪。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种情况。在接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之初,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会遇到困难,要多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帮助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促进英语知识的构建。

其次,需要帮助学生努力提高英语水平。在全英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环境灵活调整双语教学方式。随着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学生对英语以及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最后,随着英语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知识的加深,学生也能慢慢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识,以真实专业情境,帮助学生积极融入全英教学活动,构建专业外语语料库。

同时,随着全英教学在各专业中的实践,全英教学效果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外语+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形成多维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不仅是割裂地分别从“外语”和“专业”两方面考查: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全英教学课程对“外语”的考查也不应只从基础的外语能力入手,更应关注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同时更需从“外语+专业”两个方面,考查学生对于该专业语料库的形成,以及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来服务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构建“自评——互评——师评”的多维评价主体,凸显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的多元评价内容。比如在《英语教学法》中,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要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本学科所需要的学术语言。在时间层面,形成平时——中期检验——期末考核的“三点一线”评价流程,主要关注学生的进步;空间上,形成线上课堂——线下课堂——校外实践的“三位一体”评价格局;形式上,实现基础文本+实践操作+自主创造的“三项统一”评价局面。构成有温度、重态度的多维多元动态评价体系。

另外,以真实专业情境,构建专业外语语料库。

教师在英语作为于洋媒介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英教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将英语融入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和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融为一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要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本学科以英语为载体的学术话语体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环境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促进英语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四、此次获奖感言

本次比赛自202211月启动,历经校赛选拔、资格审查、专家网络评审、再到省赛决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从课程资料整理,到形成初步的概念;从概念的提炼,到构建初期的文本资料;从文本的一遍遍修改,到完善创新汇报;从课件的打造,到课堂教学实况的录制;从一遍遍的打磨,到进行最终的现场报告。一路以来,感谢学校学院的支持,感谢老师们的鼓励,感谢同学们的助力。

此次比赛我也收获良多,可以归纳为:自我突破+暖心陪伴+同行认可。

自我突破:这段时间其实是非常疯狂的,自大赛启动以来,从立冬到谷雨,经历了3816小时的一步步突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间隙,进行一次次剧烈的头脑风暴。这样的疯狂,是我之前不曾想也不敢想的,所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实现了自我突破。

暖心陪伴:在比赛过程中,我并不是孤军奋战,站在我背后的是优秀的集体。有领导的支持,良师的提携,益友的帮助。从无保留的建议,到严谨的专家指导,再到日常的加油打气,我都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庭的爱。

同行认可:在决赛中,作为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得到了大家的关爱,赛前很多高校领队和选手们都有过来跟我说:“小朋友,加油!”。赛后,各高校领队和选手们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同行的认可,也是对我目前阶段教学工作的莫大肯定。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参赛过程中,有幸能有机会与优秀的同行们交流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挑战新模式,勇于课改。向优秀学习,感受光,跟随光,也努力让自己成为光。







改革课程教学加快新文科建设

---以《跨文化交际》团队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为例

王 瑞 英

一、背景概述

竞赛概况。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如期举行。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旨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教学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按照参赛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设6个赛道、18个小组(高学会【2022104号)。我们《跨文化交际》团队,参加了新文科副高组的比赛,并最终获得校赛一等奖和省赛三等奖。


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事关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培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文科教育融合发展等(新文科建设宣言,2020)。“新文科”指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需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国文化。新文科的技术方法着重于“+”,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学科交叉融合”、“+中国实践”、“+国际视野”等(吴岩,2021)。《跨文化交际》教学团队正是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精神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将建设成果通过本次创新大赛进行展示。

课程概况。《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跨文化模块的核心课程,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自2013年开设,至今授课覆盖近3000名学生。目前已建成线上慕课和网络辅助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课程采用中外教合作授课模式,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结合的育人目标入手,以“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为核心,全英讲授、以赛促学,培养符合“新文科”要求的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1. 改革举措

1. “产出导向”促“学用一体”

本课程以“跨文化传播”、“跨文化采访”、“跨文化大赛”三大产出任务为导向,通过课前驱动、课中促成、课后评价三个环节,重视“学用一体”,强调输入和输出一体化,解决学用分离,传播中国声音,助力解决新文科“卡嗓子”问题。

跨文化传播。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本课程基于《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主题,模拟真实的国际跨文化传播场景,进行小组主题展示,包括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以任务为导向,教师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口头产出任务。

1.“跨文化传播”任务学生展示

跨文化采访。在此任务中,以团队慕课中的中外教采访为例,学生小组以某一个国家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跨文化采访,采访形式多样,线上线下均可。学生在跨文化采访中通过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形成对某一文化的直观认识,深化对文化的感知,培养跨文化意识。同时,在跨文化采访中,学生需要克服交际障碍,从而通过做中学,提高跨文化能力。

2.“跨文化采访”任务慕课样例及学生展示

跨文化大赛。本课程采用“以赛促学”的理念,教学紧扣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内容。教学团队组织班赛、校赛,指导优秀学生参加省赛及国赛,重视“学用一体”。考查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跨文化大赛”班赛——校赛——省赛——国赛现场

2. “翻转课堂”促“高效课堂”

本课程利用“翻转课堂”促“高效课堂”,淘汰“水课”低效课堂,着力“两性一度金课”建设,分别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重新整合教学团队。本课程重视团队建设,共计9名教师,中外教合作、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

阶次化重构教学内容。本课程阶次化重构教学内容,七章内容分为初阶、中阶和高阶。其中初阶内容倾向记忆和理解,包括课程导论及对第一、二章中文化和跨文化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探索。中阶内容强调应用和分析,通过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学会分析不同文化身份、文化价值观及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案列,即三、四、五章中的内容。高阶内容第六、七章则强调评价和创新,评价教育语境、商务语境和网络空间语境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学生创新性地开发跨文化案例,参与跨文化交际工作坊等。

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课程利用教学团队录制的《跨文化交际》慕课资源,依托超星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翻转构建高效课堂。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A.课前自学、兴趣驱动。学生在超星平台上,通过视频观看、话题讨论、PBL任务准备进行课前自学驱动。学生带着思考、准备和疑问进入课堂。教师进行导学,重点补充、疑难解析。

4.课前自学任务样例

B.课中导学、互动促成。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互动。本课程通过超星平台的投票、问卷、选人、抢答、评分、随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充分的线上互动,创新改革后的3学期,到目前为止师生累计互动达14千多次,上学期团队教师发放活动400余次。课堂宝贵的时间,本课程教学更专注于学生在课前课后无法完成的线下互动,如分享观点、提问质疑小组讨论、研讨评论、案例演示、展示交流等旨在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好地完成产出任务。

5.课中导学互动样例

C.课后拓展、多维评价。课后除了档案袋撰写、学习评价等,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特色活动进行拓展,包括跨文化工作坊、全英讲座、英语时空室等。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联动,这种“体验式”、“反思性”学习,便于学生探索求真、批判思辨。

6.课后拓展和评价样例

3. “四链一体”育人理念促课程思政

本课程通过“四链一体”促课程思政,解决课程思政生硬,“硬融入、表面化”的问题。

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本教学团队参考相关文献(文秋芳,2021),构建了本课程“四链一体”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框架,包括管理链、教师言行链、评价链和内容链。管理链要求教师首课明确班规,发挥班干作用;依规管理,适时表扬与批评;教师言行链要求教师完善自我修养、言传身教;评价链则需要构建新评价体系,显性化评价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此框架中,内容链是核心,需要挖掘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四条链相互联动,同频共振,形成一个良好的课程思政体系。

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本团队通过充分理解本课程的育人目标,确立《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体系(ABC),包括情感目标(Affection)、行为目标(Behavior)和认知目标(Cognition)。

建立课程思政主题融合设计总览。教学团队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来挖掘育人元素,重构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涵盖7大模块,包括探索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身份、比较文化价值观、学习语言与非文语交际、分析多语境跨文化交际、参与跨文化工作坊等,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每一章都挖掘出课程思政点,使课程思政全覆盖、全贯穿。

自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检测课程思政教育成效,参考相关文献(许祥云,2022),本教学团队建立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CIPP框架教师自评表,鼓励团队教师从课程背景(Context)、课程输入(Input)、教学过程(Process)、教学效果(Product)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反思自评、例证说明,以优化课程设计及育人成效。

三、改革成效

1. 学生满意度高。从超星平台上的匿名问卷可知,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比较高。且通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自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在知识、技能、态度和文化思辨方面都有较大转变和提高。

视频1. 留学学生代表评价

视频1. 留学学生代表评价.mp4


2. 学生英语竞赛硕果累累。本课程授课学生9人次获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1年获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22年又再次斩获省级一等奖。近两年,授课学生分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项,包括英语演讲、辩论、写作、课程思政短视频大赛等。

视频2. 竞赛获奖学生代表评价

视频2. 获奖学生代表评价.mp4


3. 同行专家评价高。同行专家也认为本课程全面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深度广度兼备,符合“两性一度”的课程建设,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4. 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本课程采用“以建促教”的理念,建成MOOC,获批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出版了相关教材。

5. 教学竞赛奖项丰硕。本课程采用“以赛促教”的理念,近5年来每年都斩获行业内重量级的教学奖项,包括省级4项或国家级2项。

6. 项目论文成果丰富。本课程采用“以研促教”的理念,近5年来,主讲教师主持4项省级课题,参与2项,团队成员发表与跨文化交际相关论文共计10篇。

四、对全英(双语)教学的启示

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全英(双语)教学的每门课程都需要形成梯队合理的教学团队,研讨学习教育教学相关文件文献,包括“新文科”、“金课”、“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等,融会贯通后融入每个课堂。每门课程需要按照省级甚至国家级“一流课程”或“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打造,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课程建设。没有前期的课程建设积累,教学竞赛只是无本之木,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信息化教学刻不容缓。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信息素养高,泛在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未来已来,全英(双语)教学教师需要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全力自建MOOC或引用权威且合适的MOOC,利用线上辅助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从本次竞赛得知,本校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上起步已经比较晚,奋起直追、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