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之十四:跟新同学谈谈心

发布者: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刘紫晴发布时间:2023-03-22浏览次数:10

《一家之言》之十四:

跟新同学谈谈心

周文贵  教授

 

一、如何准确把握青年的历史定位?

国之命运与前途系于青年,乃亘古不变之定律。回望近现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不断觉醒、抗争、奋进、崛起的历程,在各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青年导师们无不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无限期许。

上个世纪之交的1900年初春,梁启超先生曾以《少年中国说》为题直叙胸襟。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在梁任公看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更自心底里发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呐喊。

十五年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先生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号上撰《敬告青年》一文,将青年喻为“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利刃之新发于硎”,认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呼吁处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的青年要刻意追求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仲甫先生将中华民族未来的国运全然系于青年,感慨“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进而鼓励青年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

195711,毛主席访苏期间,于百忙之中专门安排时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毛主席以他特有的豪放气魄和风格对青年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谆谆教导同学们“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毛主席不仅对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点希望,还特别嘱咐青年,办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

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寄望于青年。他教导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54)。“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54)。

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进步主旋律的当今世界,要维护世界和平,要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当代青年正面临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激烈的竞争。只有牢记青年导师们的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青年一代才可以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将自己的人生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

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主要依靠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高度共识。基于这样一种共识,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造就出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造型”、“综合型”优秀人才。可以认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全面竞争,看起来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青年一代之间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层级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的实际成效等方面占得了先机,谁就赢得了青年,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牢牢占据战略主动位置。中国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就在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培养造就千百万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竞争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具备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与之相应的各方面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要经由实施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赋予学生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完美的社会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广博深厚的文化传统素质、强壮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使这几方面素质在学生身上实现完美的和谐统一

二、如何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大学一年级新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要同时完成三大社会角色转换:

1)从青少年像成年人的角色转换。这可以视为自然角色的转换;

2)从被监护人向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的角色转换。这可以视为法律角色的转换;

3)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这可以视为社会角色的转换。

基于这样三个方面的角色转换,大学一年级新生要开始学会独立自主地扛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可推卸的“担当”,要承担起成年人相应的社会责任。

那么什么是当代大学生最大的担当?什么是当代大学生最大的社会责任?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扛起这份担当,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

先给大家看一看三首“小诗”,看看能从中读出一些什么味道,对青年人会有什么启发。

小诗之一: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小诗之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小诗之三: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头两首小诗的作者是青年毛泽东,当年十七岁。第三首小诗的作者是青年周恩来,当年十九岁。

这三首小诗虽然堪称一个“小”字,但深深透出的一股豪气、胆气、志气、霸气跃然纸上。读来不得不令人由衷折服。有伟人树立的榜样在前,吾辈后学焉敢碌碌无为,浑耗青春?

当代大学生成功完成三大社会角色转换,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作为公民,要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守法遵纪;要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主动将自己人身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兴旺和民族复兴大业;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福祉贡献终生。

经此社会角色转换,当代大学生还要努力实现“两个养成”

1)努力实现品格养成: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努力实现能力养成: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投身桑梓,建设国家。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大学新生完成社会角色转换的特定场域问题。

大学新生是在社会生活,尤其是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完成自身社会角色转换。说到底,就是大学生要怎样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主要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是要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努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说到底就是今天的大学生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衷心的拥护者和建设者,而决不能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置疑人和挑战者。要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并在其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里要着重跟同学们聊聊“德”与“才”的关系问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如此论说,足见古代先贤“立德为先,立德为上”的思想。不能不令当代大学生引为修身之要。

二是要学会用国际化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重大领域里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困难并存,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转型,且客观存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当下,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理出头绪,把握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大势,并且能够将基于国际化视野展开的理性思考与眼下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国际化时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是要本着人文主义的理念,做到“诚信”、“爱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类的尊严,善于正确处理个人同自然、个人同社会、个人同他人的关系。牢固树立敬畏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敬畏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敬畏他人权利和他人利益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重要的是要自觉养成“合作共赢”意识。在同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合理表达自身的诉求,依法依规谋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使自己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是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求知的方法与手段。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意义上的各类知识业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既涵盖对已知世界的客观准确描述,更包括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与预测。技术意义上的各种研究手段亦日臻完善,既有相对传统的观测、记录、统计、分析,更有艰深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要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在此基础上再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家。大学生们非以苦做舟,穷毕生精力,方能遨游无涯学海,非扬高帆,摇强橹,才可以顺利抵达成才的彼岸。

五是要刻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打破现有的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以从批判的视角加以审视,凡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努力“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事当前,“可为则为”,“不可为则切勿违规勉力为之”。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人格气质;既体现思维水平,更凸显现代人文精神。所以要努力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由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大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应该学什么?

简言之五条。

一是思维方式。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置身于纷乱嘈杂的“舆论场”,高校学生尤其需要学会“怀疑”、学会“批判”、学会“思辨”、学会“创新”。

怀疑、批判、思辨、创新是推动科学巨轮破浪前行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永不停歇的动力之源。四者相互依存,先后承接,浑然天成为人类独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中,怀疑是前提,批判、思辨是手段,创新则是怀疑、批判、思辨的自然结果,表现为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不断迈进。靠着怀疑、批判、思辨、创新这一“独门绝技”,人类作为高等智慧生物最终在茫茫自然的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

任何知识,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在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实践中,通过详尽观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及其运动,对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能动的认识、概括与总结。沧海桑田,星移斗转,一旦客观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规律必当随之改变。这就需要人们经过新的实践,方能获得新的认知,形成新的知识。故世间万事万物“变”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变”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是自然和社会发展演进的基本法则。

正是基于对这一基本法则的科学认识,天才的马克思将“怀疑一切”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马克思的自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75)。毛主席也才告诫全党同志:“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2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这里的“问一个为什么”就是“怀疑”。“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其实是一个经由批判与思辨,完成“证实”与“证伪”的思想认识过程。

建立在合理怀疑基础上的理性批判和缜密思辨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怀疑一切绝不等同于否定一切、推翻一切、打倒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汇聚成为各类知识。举凡知识者,无一不是前辈先贤经千百年实践,穷其毕生智慧和心血,高度概括、总结、提炼而成。故对知识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尊重。主张怀疑、批判、思辨、创新,其真谛恰恰在于经由怀疑、批判、思辨,推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在前人基础上的能动创新。

二是研究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大学生在未来的终生职业发展中必然要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要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能够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展开深入研究,经过缜密思考,才能做出科学预测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采取的因应措施,就能够无限贴近实际,不失“正确”、“适当”,照此办理,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除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怎样思考以外,大学生还必须学会如何研究问题,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在相当程度上,是否掌握了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是否足够科学、足够先进,恰恰是决定研究能否不走弯路,少走弯路,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研究解决涉及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甚或处理某项具体业务,需要用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研究方法与手段,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演绎、推理)、统计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随机抽样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分析方法等。另一类是某一特定学科、针对特定研究对象需要采取的特殊分析方法与手段。如人类学、考古学、动物学、植物学、农学、气象学等研究需要运用田野作业分析方法;又如经济学前沿研究需要大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博弈论;再如大多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都需要用到特殊的实验室,需要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从中取得数据,发现规律。

大学生要对研习这些研究方法与手段倾注更大的关注,付出更大的努力。既要了解、掌握通用研究方法与手段,更要扎实掌握特定学科专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还要针对所需研究处理问题的学科归属、研究目标、难易程度,科学选取并熟练地综合运用相关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总之,掌握了科学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就好比一支军队完成了整体换装,只要目标明确,战略正确,战术得当,就能无往而不胜。

三是语言技能。此处所指语言技能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母语、外国语、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和专业语言。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都要就各种事务、各类问题表达各自的观点、意见和诉求。也就是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与桥梁。为达与人顺畅交流的目的,大学生必须认真学好母语、外国语、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其中学好母语和外国语主要是为了进行人际交往,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学好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更多地则是为了就某些带有学术意义的专门问题精准地陈述观点,交换看法。

所谓人际交流,无论采取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无非是要“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媒介完成的“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信息交换”过程。作为人际交流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何种语言,则一是要看与之交流的对象为何人,操何种语言,二是要看自己能够熟练使用何种语言。总之是要能够“对得上”,才能真正交流得起来。否则所谓口头交流就只能是“你敲你的鼓,我吹我的号”,所谓书面交流则必然是“两个睁眼瞎子看天书,不知所云”。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要学好汉语。既要能够无障碍阅读汉语文献,使用标准的汉语普通话进行口头交流,还要能够正确、规矩地书写汉字,使用规范的汉语书面语体进行写作。学习和使用汉语还包括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至于国际化条件下,为了适应开展对外交流的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当然要学好一至两门外国语,具备能够使用外国语完成同外籍人士交流和沟通的基本能力。

一旦要就某些特定学科领域里的专门问题展开研究和交流,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目标的学术指向、研究过程的专业化要求等等,都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口头或书面交流可比。要求秉持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遵守规范的研究范式,使用学界或业界普遍接受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成果也必须借助特别的载体(如出版学术著作、发表研究论文、提交研究报告,或在相关会议上作演讲、宣读论文等等),示之于人,达到实现交流的目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时代,要完成这样的研究交流,研究者必须娴熟地掌握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并具备将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灵活运用于研究之中的能力,则是自不待言的。

四是知识积累。“知识就是力量”。大学生要成功完成从“青葱少年”向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嬗变,说到底是要不断用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丰满厚实。

首先是要根据自身的志趣、条件和需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大学生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反应敏捷,对未来满怀憧憬,且较少陈规,正是勤修苦读的大好时光。除了主修学科外,还应对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民俗、文化、自然、社会、经济等怀有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人的要求是“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进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境界。此处主张的所谓“通才”目标,其实并非是要刻意追求成为这些领域里的“专门家”、“学问达人”,而是要求大学生基本通晓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杂家”。甚或再退一步,所谓“通才”,就是要对这些领域的核心原理、著名学者及其主要观点、这些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目的就是要冲开现行“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隔离”的藩篱,尝试构筑结构合理且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站上“知识高地”,从那里俯瞰世界,思考人生,制定并实现自我发展规划。

其次是要在博览群书,广泛吸收知识养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大学生们所要面对的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各种利益诉求看似各不相干,实则相互纠结,各类矛盾层出不穷且紧密缠绕。随便一件事情,尽管看起来稀松平常,平淡无奇,实则牵扯到方方面面,甚至隐含着某些深不可测的背景。一项研究课题,似乎明显属于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然而却同其他相关学科密切关联。针对某项工作或特定研究课题,要能够以更加宏观的视野予以观察,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切入研究,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手段完成研究任务,就必须调动研究者多年积累的知识储备,仅靠所谓“专业知识”单干者,鲜有成功。即便是某类专业业务上的一项具体事务,要想将其处理得平顺、得体、高效,亦非仅靠所谓“专业知识”就可以完成。基于破解“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造成的“专业隔离”困局的目的,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对各方面知识的兼收并蓄,并在观察客观世界、研究相关问题和处理各类事务中加以融会贯通。一事当前,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方可收到“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奇效。

五是专业基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人们对高等学校“过度专业化”的现行人才模式有诸多诟病,但高等教育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之举,有待于对改革的认识不断加深,改革的措施逐步到位,改革的进程持续推进。回到现实,至少在一个可以预见的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学生进入大学后还是要在某一个专业完成学业,修读相关的专业课程,研习专业知识。况且,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养成专业习惯,提高专业修养,锤炼娴熟的专业技能,本来就是青年学子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题中之义。

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轨迹同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息息相关,千万年以来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凝结成为各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特定的知识体系,产生了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不同学科。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用语、知识要点和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概念、术语、定理、公理、定律、原则、前提假设和结论,每一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领域,每一个学科都发展出了特定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最终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特定话语体系。

基于对人类知识起源与发展的认识,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计,大学生首先要致力于构建相对宽泛广博的知识储备,在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以拓宽知识视野的基础上,还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进步的实际,进行扎实规范的专业教学与训练,这样才能获得一般综合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的知识结构。

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术语、基本结论,以及整个基础知识体系,能够做到“内行人说内行话”,构建在某一特定专业方向上的基本话语权。具备科学合理知识结构的你们,将被打造成某一学科的“专才”和普遍意义上的“通才”。此二重身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互为表里,正是科学先进的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刻意追求的目标。

四、青年成才的路径何在?

概而论之,青年要成才,需要自幼立“鸿鹄之志”,需要有牺牲与奉献之精神,更需要历经艰苦卓绝之磨砺。

敬录古今中外的几段名言同青年朋友们共勉,并作为今晚跟新同学们谈心的结语。

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劝学篇》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熹《增广贤文·警世贤文》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所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所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812日,时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