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小札》之二:认准“听”的基础地位,上好英语听力课

发布者: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刘紫晴发布时间:2022-03-25浏览次数:10


认准的基础地位,上好英语听力课 

周文贵

 

最近又听了几节英语听力课,感觉有些话要说一说。

我本人虽然没有在大学教过英语,但毕竟这几十年都一直在学英语,从未敢放弃。作为终生学习者,还真有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切身体会。另外,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还非常年轻的时候,的确曾在一所中学教过五、六年英语。自然也就少不了向我的学生成天不停地念叨“听、说、读、写、译并举,听说领先”这套“秘籍”。作为曾经的中学英语老师,多少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后来当了大学老师,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应该也算同教英语“沾了一点边”吧。所以,自以为,结合最近听课看到的部分教师的教学状况,对英语听力课怎样上才有效果,才能称得上是一门优秀课程,发出一点议论,应该还不至于太过离谱。希望能够对上英语听力课(包括其他外语语种听力课)的老师们有所启发、有所助益。当然,我自己毕竟不是英语老师,“越界”讨论英语教学的问题很可能显得有些唐突。故此处的所言、所论纯属一个看热闹的外行人在“吐槽”,仅供讨论,欢迎批评。

关于学习英语,推而广之学习任何一门外国语言,说到底都是要掌握语言技能,从而能够同操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为达此目的,就必须调动人类独有的感觉器官,首先是耳朵,去准确、完整地捕捉对方发出的语言信息。而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具备使用外语完成与外国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则需要经过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学校开设听力课就是要集中进行这种训练,并切实提高训练强度,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突破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隔膜,尽可能快地赋予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必须上心地去上好,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一、上好英语听力课,首先是要弄明白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认准在英语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

上面谈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用英语与人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当然是要听懂别人在说什么,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在准确理解对方所说意思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才叫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于是交流顺利达成。由此可见,并且“听懂”多么重要。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和语言的工具属性考量,学习英语实际上最先是由,输入英语语言信息,通过大脑的加工整合,再经由,来实现英语语言信息输出。调动学习者的耳、脑、口,完成英语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这对学习者说来,不啻为一项辛苦复杂的智力活动。但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来的却是再简单不过的模仿过程。这种模仿可能是学习者有意为之,更多的则是无意而为。从源头上看,这种模仿必须以施教人向学习者传达准确无误的英语语言信息为前提。因此,英语听力课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包括标准地道的语音、典雅优美的语调、准确无误的遣词造句、流畅通达的语言表达。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异域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就能受到良好的异域文化熏陶。

我们的学生虽说大多已经成年,但他们学习英语的学龄(从开始接触英语开始算起)长短不一,通常都是实际年龄减去几年,总体上说来应该还处在青少年Teenager)这个阶段,依然玩性未泯。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特性,听力课老师在教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要始终坚持和实践领先的理念,贯穿玩中学学中玩边学边玩边玩边学的方法。要大胆地将语法、词汇先放一边,只关注学生能否听得懂说得出。至于不对,可先大致不予置评。切不能在英语听力课教学上再犯传统英语教学偏重语法规则,偏重阅文辩误,偏重考试技巧的老毛病,一上来就是一通动、名、形、副、介主、谓、宾、状、表,一堆的英语字、词、句、篇。这样只能是冲淡听力课的主题,将学生弄得云山雾罩,无所适从。

第二,要以宽容心平常心对待学生在听与说中可能出现的语言不正确,始终将鼓励学生用心听大胆说放在第一位。

客观说来,学说英语,出错在所难免。试想想看,即便是一堆老外在聊天,只要你仔细听一听,就不难发现他们也是语言错误一大堆,什么语法不对、用词不当、发音不准,可以一抓一大把。但这帮老外依然聊得嗨得不得了,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鼓励学生“认真听、大胆说,管它会与不会,对与不对,先走起来再说”

教师当然要负起纠错的责任,不然的话,学生就可能形成对未来长期英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坏习惯。但教师何时纠错纠错的频率怎样纠错等都要十分讲究技巧。总的原则应该是,将鼓励学生将用心听大胆说放在第一位,对学生在中出现一些语言错误(譬如说个别地方没有听的十分清楚,词汇使用不够精准,语言表达不是非常到位,甚或是语音语调不太规范等等),要有更大的宽容之心,要强调以平常心待之。教师即便是要纠错,也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模仿,在鼓励学生不断正确地学说英语,树立信心,培养自信,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完成。在纠错环节上,教师如果处置不当,极易使学生产生某种挥之不去的“语言焦虑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就决定了英语听力课一定不能由老师唱独角戏,而是要强调师生间的充分互动,将教师独唱变成师生合唱,以此营造浓郁的英语语言实践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师生间频繁的无障碍交流中实现浸泡式教学。

第三,英语听力课尤其考验任课教师备课的精细程度与驾驭课堂的能力。

为了实现学生认真听、听得懂、说得出的目的,教师备课中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相互紧密衔接,教学主题的设定、音频视频材料的选用、听前导引、听中点评、听后总结等等都不可以随性而为。从一定意义上看,教师备课是否精心、其精心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一堂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效率。

听力课老师通常都乐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Group exercises),而且这好像还成为了一项常规性操作。无需讳言,课堂上组织此类活动,的确是一个给学生创造更多语言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好办法。但是如果少了教师备课环节中的精心设计,这个办法就极有可能发生异化。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可见有些教师事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一些音频或视频材料,做些准备。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将相关材料播放一两遍,就让学生小组的代表(通常是两三个人)到讲台上拿着课前准备的稿子念上那么一通。过后老师略作点评(有的甚至不加点评)就算完事。这样的学生小组活动展示Group exercises presentation)更多地只是在混课。这怎么要得呢?轻者说来,在这样的教学组织与安排下去上课,上课的实际效果一定是要大打折扣。重者说来,这种做派是对教学工作、对学校、对学生的极端地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对此种“混课”的现象要坚决说不!

第四,上好英语听力课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格外在意。

一是要挑选难度适当的听力训练材料。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英语程度的准确把握。什么才是深浅适度的听力训练材料呢?判断标准应该是在听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居中的“一般学生”(Average student)经过努力,可以基本无障碍地参与相关语言活动。因此,材料的难度可以设定在比全班学生的一般听力能力略高的水平上。而且听力材料还必须能够朝着渐次提升难度的方向“动态调整”。这样的学习最为高效。

二是要求学生功夫下在平时,多做听力练习。作为听力课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还需要求学生多听,尽量做到每天都要听至少一个小时以上。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语言说到底是个技能,大量地听,高强度地听,就能够熟能生巧。除开老师布置的听力练习材料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多接触一些不同的听力材料。如英语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等等。

三是要处理好“泛听”与“精听”的辩证关系。“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强调的是语速和语调。听的内容要丰富,知识面要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程度来选择性听,故事、新闻、歌曲都可以作为材料。“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就是既要听主旨,又要听细节,还要听逻辑。“精听”要求听的人完全能够跟上材料的播放节奏,对所有的句子和单词都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而且对于要求拼写的单词一定要能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