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报名 | 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第五届“南国杯”大学英语跨文化能力大赛

发布者:大英部-蔡燕玲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培养为导向,是我国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生赛事平台。大赛致力于培养知中国、爱中国、讲中国的时代新人,引领青年人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不断绘就美美与共的文化新画卷,为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我校学子在第四届至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第八届大赛序幕已开启,为了培养我校学子扎实的跨文化能力,搭建展示跨文化能力的平台,大学英语教学部举办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暨南国杯第五届大学英语跨文化能力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参赛对象

·大学英语创新班、小语种创新班各年级全体学生;

·修读《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学生。

 

比赛时间

即日起至202553011:00前提交参赛作品

 

比赛形式及要求

·案例开发

由3名同学组成团队,每个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案例录制

参赛团队成员录制案例视频,视频需包括案例展示和案例分析。案例展示形式自选(短剧表演、访谈等)、道具自备。在案例展示后,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出现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时间要求

案例展析视频总时间为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

·视频制作要求

(1)视频录制必须完整、连贯、一次性录制,真实体现案例展示与分析过程,即必须为现场一次性录制,无后期多次反复剪辑,否则做无效处理,取消参赛资格。 

(2)案例展析的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  

(3)片头不超过5秒,内容须包括:主题、背景等。 

(4)视频格式: MP4等常规视频格式。

·视频提交要求

参赛视频和 word 版案例脚本放于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以“3人参赛团队组长姓名+年级+班级+电话号码命名,于202553011:00拷至F201洪嘉禧老师处。提交时请确认视频能正常播放。

 

评分框架

·案例开发

(1)案例具有原创性,有深度和广度;

(2)案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能为解决其他语境中跨文化问题提供借鉴和启发;

(3)案例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性。

·案例展示

(1)设计合理,能恰当准确地表现案例内容;

(2)前后环节逻辑合理,衔接自然;

(3)展现形式不限,要求自然、合理,能生动、清晰展示案例内容;

(4)语言准确地道流畅,语音、语调自然;

(5PPT等辅助手段使用合理有效。

·案例分析

(1)能恰当运用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知识,对案例中展现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2)提供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恰当合理。

·创新意识

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赛奖励

·本届校赛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3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均为团队奖项,根据参赛团队总数量确定);

·所有参赛选手可加4分第二课堂分并可获得校级竞赛参赛证明。

 

相关链接

慕课《跨文化交际(第10期)》

 

课程链接(建议复制链接到电脑浏览器打开):

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49871884


本课程共计7大模块,详细讲解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主题,包括探索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认同文化身份比较文化价值观学习言语和非言语交际分析多语境跨文化交际参与跨文化工作坊等,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坚定文化自信。

你将收获:

在广泛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增强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对世界其它文化开放、包容、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

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基础,包括学习目的语文化、了解世界其他文化、深入理解和反思本国文化。

以行为技能培养为导向,将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情感态度转化成能力,形成善于倾听、观察、分析、阐释、比较、评价、创新以及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等能力,为讲述中国文化故事,参与中外人文交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建设做好准备。

特别提示:完成全部学习可获慕课学习证书,并可凭1门慕课证书获得第二课堂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