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研讨会第二十九期 - 数字素养之口语学习

发布者:大英部-蔡燕玲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2025513日晚,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第二十九期学术研讨会在线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AI技术与语言学习的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导读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口语学习参与度与持续学习意愿的深层影响。活动由唐翠翠、钟钰茜两位老师主讲,王瑞英所长对导读内容作总结性评述,研究所部分成员参与研讨,交流氛围热烈。  

唐翠翠老师首先解读了题为《AI Affordances and EFL Learners' Speaking Engagement: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Gender and Learner Type》的论文。该研究基于332名中国EFL学习者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发现,AI技术对学习者的口语情感、认知与行为参与度具有显著影响(解释方差均超52%),其中性别差异在行为与认知层面的调节作用尤为突出。研究还指出,在职与在校学习者的AI应用效果未呈现显著差异。唐翠翠老师提到,这一结果为教师设计差异化口语教学模型提供了实证依据,其中在专升本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随后,钟钰茜老师所分享的论文《English speaking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 roles of enjoyment,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AI, and innovativeness》主要探讨了中国EFL(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持续使用AI工具(如EAP Talk)练习英语口语的影响因素。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研究者整合情感因素,扩展引入了三个新变量:感知愉悦性、与AI交流意愿和创新性,填补了AI辅助语言学习中情感影响的研究空白。并聚焦中国EFL学习者的特殊文化背景(如课堂沉默倾向),探讨AI如何缓解传统口语练习的障碍。钟钰茜老师指出,大学英语老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更多AI辅助口语练习、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更要持续性地关注学生的使用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随时反馈 AI 使用中的困惑。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AI技术如何优化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学习体验、自信心及课堂参与度”展开热烈讨论。与会教师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AI技术对课堂的启发。

王瑞英所长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两篇论文维度揭示了AI技术赋能语言学习的机制,为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结合导读论文提出多项实践建议:(1)技术应用延伸:参考研究中提到的“流利说”APP,可在我校多项实践平台尤其是FIF口语平台开展类似实证研究,探索AI工具对学生口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维度的影响;(2)研究方向拓展:鼓励教师关注AI赋能中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与“交际意愿”等热门议题,结合教学场景设计创新研究;(3)课程优化重点:在日常教学如视听说课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口语学习的动态关注,利用AI工具提供即时反馈与个性化支持;(4)评价机制创新:在形成性评价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工具,以激发其学习创新性与积极性。

本次研讨会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前沿的研究视角与实践经验,也为AI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表示,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智能技术与语言教育的深度融合。  (大英部 唐翠翠、钟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