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成功召开了第十七次线上研讨会。此次会议紧扣“数字素养和教研项目研讨”双核心议题,邀请了许秀芬、孙语珧两位老师进行文献导读、黎会华教授为有关项目提供专家指导,研究所副所长柯伊蔓老师主持,研究所部分成员参与。
研究所成员参会
学术领读:解码AI教育双面性。许秀芬老师、孙语珧老师分别分享了对有关论文的深入见解。许秀芬老师导读的论文聚焦于教师视角下的教材开发挑战与机遇,揭示了实践中的复杂生态,并探索了AI在语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孙语珧老师分享的论文则侧重于通过实验验证技术效果,分析学习者的心理与行为变化。两位老师一致指出,量化实验分析与质性研究探索对于剖析AI工具在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实际体验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他们还指出,AI在语言教育中既具有巨大的潜力,也面临着技术与文化的双重壁垒。总体而言,本次讨论深入揭示了AI在语言教学中的双重性:效率提升与情感支持 vs. 技术局限与文化挑战。会议强调,未来需在技术优化、课程改革与教师培训三方面协同推进,以实现AI与语言教育的生态化融合。通过本次论文导读,与会人员收获了当下最宝贵的研究和教学经验。
许秀芬老师做分享
孙语珧老师做分享
项目研讨:教师发展研究新向度。柯伊蔓老师分享了大学英语教师在多重角色下的心理平衡和教学协调的项目思路。她希望通过分析教师心理状态,进一步探讨心理状态对教学协调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教学效果和教师发展的潜在影响。她还计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实践研究。黎会华教授从评审专家角度,针对项目的选题、理论基础和课题重点提出了启发性建议,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经验,黎教授分享了值得重点关注的心理发展研究模式和教师心理研究专家。最后,黎教授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勇于尝试和积累经验,并通过同伴互助互改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次研讨会为研究所成员提供了深入了解AI在语言教育中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结合教研方向多挖掘,勇于尝试的热情,提升了教学与教研的综合能力。会议不仅让研究所成员们掌握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还对质性与量性研究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专家教授的指导也为教研项目的准备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大英部 柯伊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