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研讨会第十五期 - 教研论文大赛指导

发布者:大英部-蔡燕玲发布时间:2025-01-23浏览次数:10

1  21 日上午,一场知识盛宴在线上精彩上演。在 外教社杯 教研论文大赛的备战之际,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特别邀请了曾用强副校长,为参与大赛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以 学术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基本要求 为主题的在线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瑞英主持,研究所部分成员参与。

 

与会人员合影

讲座伊始,曾校长便围绕学术论文的行文特点和基本写作要求,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讲解。他指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须有“四有”,即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有(自己的)新颖观点,有(客观的)科学论据,有(充分的)参考文献。曾副校长强调清晰的研究问题是其灵魂所在。接下来,他以精选的四篇论文为例,带领老师们分析了论文写作的框架,重点讲述了变量思维、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

在介绍研究方法时,校长介绍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证法、访谈法、叙事法、语料库方法、扎根理论等多种方式。对每种方法,他都详细阐述了使用的工具、产生的数据类型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为参会教师们构建了一套全面的研究方法体系,为老师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精准导航。

  

曾校长在细致讲解中

讲座尾声,曾校长着重强调,学术研究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根据研究内容精心挑选合适的研究方法。他鼓励教师们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和研究水平,为学术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讲座结束后,曾校长针对大英部提交的 24 篇论文框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他认为,这些论文框架多数较为凝练,但仍有细化的空间。他建议教师们进一步细化论文主题,避免内容宽泛;让研究问题更加具体,清晰明确研究变量并给出操作性定义;同时确定工具对应的变量值,选好分析方法,搭建稳固的理论框架。如此一来,论文框架将更加完善,研究也会更具针对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为后续的论文撰写和课题申报筑牢根基。

会后,教师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此次关于论文框架的研讨让他们收获满满。大家深刻认识到论文细化的重要性,即刻行动起来,着手调整论文主题和研究问题。未来,他们将深入钻研,精准确定研究变量,挖掘新颖亮点,合理运用工具和分析方法。在教学与科研的征程中,他们将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大英部 于洪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