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大英部在智慧教室G304召开学术研修分享大会,会议围绕科研、教学两大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英部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王瑞英副主任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首先,李兰生教授介绍了他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以“西方文化关键词——乔伊斯‘灵现’美学概念源流考”为题的主旨发言。李兰生从乔伊斯对“灵现”的定义切入,梳理“epiphany”的词源和语义形成轨迹,追索“灵现”概念的缘起、发生、发展过程。李教授强调,做学术要进行考证,并且考证出来的结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做学术的基本功。李教授向各位教师举例说明了有效的考证以及错误的考证,强调做学术时要避免没有根据的考证。
(李兰生教授作学术分享)
接下来,张桂菊教授分享了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张桂菊围绕“新思想、高质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出以下思考:一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二是人工智能时代要创新教学方法;三是融入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主动服务“四新”建设;四是培养学生融通中外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张桂菊教授作学术分享)
然后,林嘉欣老师分享了新时代“学术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研修班的相关内容。围绕学术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师生共建评分标准、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基于SPOC和PBL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林嘉欣老师作学术分享)
何承辉副主任分享了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的相关内容。何主任指出,在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各高校都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体系,不断推进创新与实践,进行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我校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有何可为?”何主任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设方向:一是推进课程内容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和“三进”课堂;二是加强数字化效能创新,进行多平台融合教学;三是推动评估方式创新,落实形成性评价;四是结合学校特色,推动跨学科合作。
(何承辉老师作学术分享)
最后,王少琳教授以“有关符号学的过去和将来”为题作学术报告,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符号和符号学的定义、符号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符号学的发展现状。王教授指出,符号学研究要进行学科融合、跨界与创新,将会激发该学科更大的学术研究空间和活力。王少琳总结出我校符号学研究具有“三新一优势”的特点,“三新”即新起点、新思维、新领域,“一优势”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
(王少琳教授进行学术分享)
此次学术研修分享大会为大英部学术交流和分享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极大地激发教师们对教学的思考以及拓展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大英部将会继续聚焦教学和科研,不断创新,不断深耕细作促发展。(大英部 马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