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返乡为民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第三党支部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知民生”社会实践活动(一)

发布者:中文学院-李明杰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次数:64

      本网讯 2025年寒假期间,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第三党支部的同志们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积极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活跃在社区、乡村、街道等地,活跃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社会基层服务、传承红色文化等各领域,“勇担当、善作为”,用实践行动展现了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入手细微之处,做好点点滴滴。在这个寒假,曾曼荃同志拿起扫帚、抹布,与同伴们一起认真清扫社区办公室每一个角落。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深入地了解了社区的工作和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对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和认识。曾曼荃同志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为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她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曾曼荃同志清洁书柜

  身体力行践行环保精神,携手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王楠同志和志愿者团队在这个寒假共同参与了巡河护河的志愿活动。在团队协作的力量下,原本被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覆盖的河岸逐渐恢复了原有的洁净与生机,王楠同志心中不仅满怀着通过双手改善环境的成就感,更学会了以谦卑之心对待自然,深刻理解了尊重与珍惜每一份资源的重要性。亲身参与巡河护河,让她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未来,王楠同志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此类活动,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她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份美好。

   (王楠同志和志愿者团队合影留念   

       制作温暖元宵,共享团圆时刻。对于吴金颖同志来说,参与寒假中社区组织的元宵节公益活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她从中受益匪浅。和孩子们一起准备元宵材料、包元宵、猜灯谜……吴金颖同志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小朋友们一起动手、交流,让她仿佛找回了那份纯真和快乐,也更加懂得陪伴的重要性。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吴金颖同志深刻体会到公益的力量,它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温暖与成长,更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

(吴金颖同志教导小朋友包元宵

 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心智慧。这个寒假,叶凡同志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我成长的期盼,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在童心港湾,她与留守儿童们一同做手工、玩游戏,真切感受到了他们对陪伴的渴望,也渐渐走进并读懂了孩子们纯真的内心。在这段实践经历中,叶凡同志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如何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叶凡同志深入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叶凡同志与留守儿童合影)

  青春志愿行,温暖返乡路。林盈同志在寒假参加了家乡汽车总站组织的志愿活动。她怀着足够耐心与细心做好安检工作,与乘客沟通,保障乘客们春运出行。对于长时间的站立,她不觉多辛苦,反而觉得踏实与满足,让乘客们开心地、安全地抵达目的地,过一个开心年。林盈同志表示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空喊白话的,而是有具体行动的、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她将继续努力,投身于青年奋斗的伟大浪潮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林盈同志引导老人完成安检工作

  志愿服务精神不息,青年力量贡献不止。随着此次寒假“返家乡,知民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幕,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第三党支部的同志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体会,更加坚定了为家乡贡献的决心。未来,同志们将秉承赤子之心,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回馈家乡,共创家乡的美好明天!

                                                                                                                   (文/汪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