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女性:百花齐放的生育观

发布者:中文学院-韦俏汐发布时间:2020-09-09浏览次数:2858

 本网讯 新时代女性是指出生于上世纪 80~90年代,经历过独生子女政策和改革开 放以及当下正面临“全面二孩”政策的育龄女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和家庭劳务的时间缩短,女性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更频繁地接触社会,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增多,使新时代女性对生育行为形成了个体特有的生育价值观。

 新时代女性的生育观背后展现的是新旧生育观念的交叠,带有一些新时代的生育观念,也夹杂着一些传统的生育观念,代表着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百花齐放的生育观。



继承“好”的生育观,追求儿女双全

 82年生的张小花(化名)已经结婚11年了,儿女双全,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目前和丈夫的父母住在一起。关于生孩子的想法,小花认为:“我一直觉得两个比较合适,后来觉得三个孩子也挺好,因为我本身是很喜欢小朋友的。现在是两个孩子,不计划再生了,因为爸爸觉得经济压力大。”关于生孩子的性别倾向,小花表示本来就预计生二胎,性别无所谓。

 由此可见,80后已婚女性有“生男生女”都无所谓的生育观,很明显这打破了传统思想上的“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其很大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取代了农业劳动,这对传统的男女观念是一次严重的冲击。而又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更多的高薪岗位完全脱离体力,在职场上女性能与男性平分秋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越来越小型化,三口之家成为常态。婚后买房子,搬出去住已成为惯例。不管是男是女,将来父母老了的时候,多半都不留在身边,所以这又打破了“养儿防老”的思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男女分工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生男生女的观念也必然没市场了,人们的想法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除此之外,张小花又表示,实际生弟弟的时候,虽整体思想上对性别无所谓,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是稍微有性别期待,觉得有儿有女才是好,这体现了她思想深处里“儿女双全”传统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生育文化起源于父系氏族的建立,此后儒家思想体系的建立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男性主宰世界的格局就从来没有被打破过。人们在生育问题上普遍倾向于“早婚早育”、“男孩偏好”和“多子多孙”的观点,这种传统的生育观念与儒家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儒家文化宣扬养儿防老,男尊女卑,也主张优生优育,重视子女的教育,这种生育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尽管时代在进步,已婚女性的生育观念在进步,但女性还是会有希望儿女双全的思想。不过这也体现了80年代已婚女性生育观的另一个观念,认为儿女双全才是好,这是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结合。

 24岁的娜娜(化名)与丈夫结婚两年,她至今记得两年前的“惊喜”来临时的感受。她说,“爱情的结晶”来得太惊喜,让她惊喜而又显得有些许慌乱。现在女儿由娜娜的妈妈带着,娜娜也在努力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妈妈。娜娜怀孕时的过程不太好,因此她并没有生二胎的打算。但娜娜丈夫希望她生一个男孩,娜娜也说:“毕竟他们家就他一个男孩,还是想要有人传宗接代,尽管公公婆婆没有说什么,但其实我知道他们很期待有个男孩。”

 90后的这一代,社会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普及,提倡男女公平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女性早已从传统的生育价值观中解放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生育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生育选择也会顾及和考虑家长们“早生、多生且重男的”的想法。可见孝敬、以顺从父母意愿为本分的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至今仍对社会中的每个家庭产生影响。虽然现在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是“传宗接代”的思想与现在的生育观念并不相排斥。在有关调查中,因丈夫想要孩子而选择生育的占影响妇女生育因素的83%,可以看出妻子在作出生育的选择时, 会尊重、满足丈夫的心愿使得婚姻更加和谐,夫妻感情加深。而当愿望与传宗接代的传统生育观念诉求一致时,就体现了8090后女性生育观仍然会受一些根深蒂固的残余传统生育观念影响。


 80后的芳芳(化名)说:“我认为两个孩子就是理想状态了。现在我有一儿一女,能凑成一个“好”,是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了。”芳芳也自认自己是一个传统的人,作为独生女的她表示太孤单,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玩伴,有可以依靠的亲人一起长大和变老。可见,“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对现在的女性影响仍然存在。

 尽管如今8090后女性的生育性别意向淡化,但“传宗接代”、“儿女双全”等传统观念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生育观。而作为独生子女的8090后女性不愿孩子承受她们所经历过的一个人的孤独。可见,8090后女性的生育观念会受到传统观念和自身经历的影响。


摒弃数量的生育观,追求质量至上

 在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80后正处于生育年龄(21岁——30岁)。据数据显示,以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毕业的女性为分水岭,从未上过学的女性到初中毕业的女性,生育意愿呈上升趋势;初中毕业的女性到研究生毕业的女性生育意愿则呈下降趋势。随着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意愿降低。同时数据也表明,生二孩的人数比生一孩的人数要少,生三孩的人数越来越少,“多子多福”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逝去。

 809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生活在经济发达、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相较于老一辈人,他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活跃,对各种事物、说法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也让他们在孩子的方面更看重“质”的教育,对孩子培育方面更加用心。

 87年生、本科毕业的小郭与丈夫结婚六年,育有两子,大儿子5岁半在上幼儿园、小儿子1岁半。小郭兼职在家办公,月薪四千,丈夫月薪五千,无贷款,每个月的收支相抵,而在孩子身上花费的钱已达两人一半的总收入,且在大宝的教育花费为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小郭十分重视对小朋友的教育,她认为比起在学习成绩上的突出,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在上课或兴趣班时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同时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耐性以及动手能力,她自己也会陪伴孩子做手工、画画以及一起做题,同时还会通过微信观看育儿讲堂,从而多了解小孩子的想法。当被问到教育小朋友的方式时,小郭答道二字“严格”。她解释道,并不是指对学习或者生活娱乐上的严格,而是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做人的原则,讲道德。

 本科毕业生阿慧(化名)和丈夫结婚五年,育有一女,目前女儿在上幼儿园。阿慧现在是一个连锁超市的店长,月薪九千,丈夫在上市公司就职,月薪一万左右,两房两车无贷款。阿慧表示自己有想要二胎的想法,但是丈夫则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给女儿。平日里,夫妻俩自己带小孩,且十分看重女儿的教育,比起让孩子参加过多的兴趣班,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还是父母的正确引导。因此家里的课外书和玩具堆积如山,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女儿读书、玩游戏,从中引导女儿。阿慧表示,她和丈夫并不是对女儿很严格的人,女儿想做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会鼓励她自己独立完成,她希望她的女儿最起码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想法的人。

 95年生、大专毕业的小岑,与丈夫育有一子,儿子出生10个月。小岑与丈夫经济基础良好,她表示没有生二胎的想法,“生一个就够了,培育孩子很费心费力”。小岑表示自己非常想要出去工作,但把孩子交给任何人都不放心,因为培育孩子自己亲力亲为是最好的。她提道,除了给孩子喝奶粉、做辅食外,也会给他吃AD液体钙、鱼油等营养品来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而接受采访的已育女性大部份都表示有给小孩子买各种营养品。可见,8090后对于孩子的身体培育非常重视,在孩子的体魄上有更高要求。

 在168090后受访者当中,有12位已婚已育女性,她们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孩子能健康成长、然后有着优秀品格,对于学习并没有过多要求。由此看来,8090一代对孩子的“质”非常看重,且都以孩子的自身利益为重。在孩子的成长、发展期望方面更看重体魄强健,其次是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最后才是学业成就。养一个孩子不难,育一个孩子就不简单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需要尽心尽力的照顾,还需要恰倒好处的引导。8090一代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培养,“质量上”的培育更胜“数量上”的养育。


个性化的生育观,追求为自己而活

 新时代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会更多地把精力放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上,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使是在生育观念上也有个性化的痕迹。

 出生于88年的林君(化名)刚结婚半年,在生育孩子的问题上,她与丈夫也有自己的想法。林君说:“我已经32岁了,但是我还是不想结婚没多久,就过早地被约束,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自由了,我还想再玩两年。”每个周末林君都会去上化妆课和形体课。她告诉记者,身边的朋友们有不少都会去参加这样的课程,女人们也不再像老一辈有“女子不可在外抛头露面”的思想。更何况现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早已改变,已婚女性们也会工作,参与社交,所以都会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

 林君的话中明显表现出了一种以自己为基本出发点的生育选择,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对于她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被访者中与林君有同样想法的新时代女性并不在少数。

 “我就是不愿意像父母那一辈那样,一辈子为孩子而活,也没有他们那样的拼劲儿”95后的嘉惠(化名)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这样表示,她很佩服父母的奉献精神,认为他们的世界里很少有“自我”,他们更多的是为家庭活着,而且这一活就是大半辈子。

 在她看来,之所以过去限制生育,如今又开放二胎,“说白了,父辈们都热衷于生儿育女,但我们更愿意为自己活着。”

 今年25岁的嘉惠目前已育一子,她说,“如果让我生二胎,我其实会害怕”,她害怕自己的几年又都给了孩子,她并非不喜欢孩子,但她认为目前这样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儿子刚好可以去幼儿园,我虽然在家,但是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而且因为每天都有做计划的习惯,每天的日子也是很充实的。等孩子适应了,我就可以考虑工作了。如果要二胎,那工作的事情只能先放下,等第二个孩子到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我也已经30岁左右了,虽然也不是不能再出去工作,但是直观的感受是,机会少了很多。”

 如今95后的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在家庭劳务上花的时间明显缩短。许多已婚女性都有和嘉惠一样的想法,她们更愿意选择事业多于生二胎,更愿意花时间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更频繁地接触社会,争取获得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一点在“95后”的上班族已婚女性群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出生于96年的韩琳(化名)目前是一名中学老师,面对工作与家庭的选择上,她认为现在社会的竞争很大,年轻的时候拼一把,还会有晋升的机会。如果不把握时机,就会因为年纪被社会淘汰。而这种想法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阿森•杜蒙特曾经提出的“社会毛细血管学说”,即认为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想从社会低的地位向高的社会地位上升的渴望。正是有了这种渴望,所以已婚女性们才会因为职业压力,而更多地考虑个人职业的稳定与发展,从而担心生育行为的到来会打断自己的事业,因此往往会把生育规划往后搁置。


 在关于生育的目的上,被访者大多都表示,“生养孩子也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部分”,而《新时代女性生育观念调查报告》中的数据也显示,在150个调查者中,认为生育孩子是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已婚女性占了85.9% 。这都证明了新时代女性在生育目的、与子女的关系等多方面都更加突出自我。

 新时代已婚女性受到经济理性、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以及人权、平等、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使得她们对生育行为形成了个体特有的生育价值观。她们体现的是追求为自己而活的个性化生育观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封建的传统思想逐渐被人们看淡,而经济独立、有自我思想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她们的生育观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更新。不再“重男轻女”,也不再追求“多子多福”,虽然“儿女双全”凑“好”字的传统思想依然在影响着部分女性,但有更多地女性会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和自己本人的发展,呈现出崭新又多样的生育价值观。




第八小组分工情况:

开头:张钰敏

第一小标内容:孔慧格 张文红

第二小标内容:刘嘉桡 吴衍澄

第三小标内容:梁慧敏 赖楚元

结尾:杨成泓

采访:全员(8人)

背景资料及数据收集、合稿修改:张钰敏、杨成泓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