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院举办英语(师范)创新与创业分享会探索师范教育新路径

发布者:英文学院-黄烨彤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0

当今教育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传统师范生职业发展路径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探索英语(师范)专业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创业新方向,英文学院于1013日功举办了一场富有启发性的创新创业分享会,主题为师范类教育产品创新、跨学科合作和创新创业赛事全攻略。活动特邀青年创业领袖许德贤先生担任主讲,分享从草根学子成长为成功企业家的十年创业历程与宝贵经验。

李春梅副院长开场主持

本次分享会旨在打破学生思维局限,展示如何将师范专业技能与跨学科知识、商业思维有机结合,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分享会由英文学院李春梅副院长主持,曾用强副校长出席并致辞来自教育学院、英文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许德贤先生作分享

许德贤先生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青年创业者。他白手起家,从美术教育专业出发,历经露宿街头的低谷与三次创业失败的磨砺,最终成功打造了拥有95家少儿美术机构和33家老年大学的连锁教育集团。他的创业故事,是一部充满汗水、智慧与坚韧精神的真实写照,为在场学子提供了极具感染力的榜样力量。

在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中,许德贤先生围绕“教育产品创新”“跨学科合作”与“创新创业赛事”三大主题,展开了详实而精彩的阐述

教育产品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许先生重点介绍了其王牌产品——“诗配画”课程的研发历程。通过将小学必背古诗词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他将一个原本单一教学作品”升级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产品”,并最终打造成受市场青睐教育商品”,成功与腾讯教育等平台达成合作。他强调,师范生应具备“产品化思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跨学科融合未来蓝海。许先生以自身探索“英语+美术”融合课程为例,指出单一学科的边界正逐渐模糊,跨学科融合是未来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他鼓励英语、小学教育等专业的同学主动与其他专业同学合作,探索如“英语戏剧”“数学艺术”等创新课程模式,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创业赛事是成长阶梯。作为“互联网+”等国家级大赛的获奖者者,许德贤将大赛“知识的变现场”和“资源的整合器”。他分享了通过参赛获得奖金、整合资源并提升个人品牌影响力的经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赛事,将作为检验创意、对接资源、实现梦想的重要通道。

此外,他还团队搭建(建议合伙人优先来自同学、社团)、商业模式设计(从“收学费”到“资源整合变现”)以及政策解读(从“双减”中发掘新机遇)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其观点鲜明、语言生动,现场掌声不断。

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热烈。针对“如何具体开展英语与美术的跨学科创业”等问题,许德贤给出了从课程设计到市场测试的实操建议。李春梅院长现场鼓励同学们把握机遇,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平台,将创意付诸实践。

曾用强副校长总结

曾用强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许德贤的分享,并强调了树立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他现场邀请许德贤先生担任南国商学院创业导师,未来将持续为同学们提供指导。曾校长表示,学校将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经验分享,更是一次思想启蒙。它成功为南国商学院学子,尤其是师范类专业的同学,打开了通往未来职业新视野的大门,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于创新、于实践的种子。